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68)
报纸(2032)
学位论文(118)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6)
历史名人 (898)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5)
2013(324)
2012(572)
2011(440)
2010(473)
1987(24)
1981(27)
1963(5)
1957(9)
按来源分组
戏文(14)
东方艺术(14)
文化交流(12)
文学评论(7)
北京商报(5)
中国音乐(3)
时尚北京(3)
世界艺术(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东方艺术(大家)(1)
“好色”与“意淫”:《才子牡丹亭》的评点旨趣
作者:刘明今 杜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淫  意淫  好色  好色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女子  女子  评点  评点  白日梦  白日梦  旨趣  旨趣 
描述:《才子牡丹亭》署名阿傍,即程琼,吴震生妻。其自序谓闺中女子作绣品时"无不用一书为夹袋者,剪样之余,即无不愿看《牡丹亭》"。然又恨不能淹通书史,"聪不经妙,明不逮奇",故自己乃"将亘古以来有意趣事
春风拂槛露华浓——《牡丹亭》舞蹈剧本创作谈
作者:郑欣  来源:剧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舞蹈作品  杜丽娘  剧本创作  改编  体验  故事  时代  演绎 
描述:春风拂槛露华浓——《牡丹亭》舞蹈剧本创作谈
梦回明朝——厅堂版《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所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论《牡丹亭》性心理及其生命意识的升华:以蔼理士性心理学理论
作者:魏远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心理描写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生命意识  柳梦梅  性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爱情  白日梦 
描述:情和婚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而且对杜
厅堂版《牡丹亭》即将驻演“皇家粮仓”
作者:沈卫星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厅堂  粮仓  长生殿  文化传播  复归传统  中国戏曲  原真性  代表作 
描述:2007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6周年的日子。同一天,由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厅堂版《牡丹亭》将正式登堂北京“皇家粮仓”,进行为期10天
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方式  明清戏剧  戏剧家  传播模式  戏剧文本  明清时期  戏剧作品  演出  传播者 
描述: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介绍“吟香堂”和“纳书楹”的《牡丹亭》清宫谱
作者:吴新雷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清宫  工尺谱  曲谱  乾隆  十七年  昆班  苏州市  曲家  全谱 
描述:州清曲家冯起
《黄鹤归来》游子归家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老身后是《黄鹤归来》仿制品10年前香港回归时,湖北省送给香港特区政府一件特殊的礼物——《黄鹤归来》雕塑,寓意香港这个“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它是我国著名雕塑家——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政德与李正文合作创作的。6月28日,记者来到刘政德家里。76岁的刘老回忆起《黄鹤归来》的创作历程依然心情激动。他
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和谐五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  根本精神  物业管理行业  核心理念  相互协调  中和  中庸  周礼  系统工程 
描述:“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表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