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12)
报纸(1988)
学位论文(118)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32)
历史名人 (878)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533)
2013(326)
2012(573)
2011(437)
2010(479)
2009(427)
2008(483)
2007(304)
2006(170)
2005(145)
按来源分组
读者(原创版)(5)
芒种(4)
社科纵横(3)
河南农业(2)
视野(1)
新青年(1)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1)
安顺学院学报(1)
北方文学:下半月(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1)
明代爱情剧研究:以“花园意象”为视角
作者:赵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  花园意象  《玉簪记》  牡丹亭  《西园记》 
描述:》、《牡丹亭》、《西园记》三个典型花园意象爱情剧进行文本细读。结语,对全文进行简要归纳。附录,梳理明代戏曲中现存及佚失花园意象爱情剧。绾结而言,全文以“花园意象”为视角,重点清理了明代爱情剧中花园意象剧目存
一枝梅花香千年
作者:谢汝平  来源:林业与生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政治家  墙角  爱情  积雪  章法  累积  含糊  历史 
描述:累积于心中,只是那番为国为民的情怀,就像这从不掩饰的花香,穿破陈腐的历史,历久弥香.
论中国古典爱情戏曲中花园的艺术功能:以《墙头马上》、《西厢
作者:包琳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爱情  花园  艺术功能 
描述:爱情戏中的艺术功能。
牡丹亭
作者:游利华  来源:宝安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游利华 游利华女,现居深圳龙华新区。已发表散文小说多篇,散见于《滇池》、《短篇小说》、《打工文学》等。 (1) 杨帆在三十六岁这年方发现,自己还从来没有拥有过爱情。 这缘于一封突兀的电子邮件,一个
属于我们的牡丹亭
作者:叶朗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代艺术经典和当代青年观众的心灵。再一个是“美”字,青春版《牡丹亭》从演员造型、演员等一直到舞台整体意象,都力求要美,而在打造这个“美”的境界时,努力追求古典美学和现代趣味的沟通、融合。我想,正是
玫瑰色与灰色的和谐统一:从创作视角比较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爱情
作者:邓彪 吴怡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爱情  思想境界 
描述:"由甜写苦"。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纳兰在晏的基础上开拓出了爱情词崭新的思想境界。
不同的性格, 同样的悲剧:浅析沈凤喜和冯玉如爱情悲剧之异同
作者:王镕鑫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凤喜  冯玉如  爱情悲剧  社会环境  性格 
描述:《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和《落霞孤鹜》中的冯玉如在当时处在钱权强势的时代,受时代的压迫造成了各自的爱情悲剧,她们的悲剧也与自己的身份地位有关,不同的是沈凤喜自身虚荣、贪图钱财的小市民习气也是她爱情悲剧
叛逆的时代女性: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与爱情的追求
作者:李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杜丽娘  幸福观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其浪漫主义传奇杰作《牡丹亭》中为我们描绘了柳梦梅和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为情可以死又可以复生的、视男女爱情为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和生存目标的艺术形象.
翻香令·雪
作者:刘传淑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宇  边城 
描述:风寒三月冷烟凝,雪萦蝶梦雨中行。云眉蹙,波眸暗,柳影凄,杜宇又声声。念人人远在边城,看花花瘦更愁生。乍堪那,潇湘馆,牡丹亭,吟尽断肠情。
《红楼梦》中的情/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描述:原因;其次则是深入剖析贾母之「破陈腐旧套」,抉发其中所涉及的四个批判焦点,亦即:不合情理之逻辑安排(以「红娘」的角色塑造为主)、浪漫爱情包装下之情欲实质、边缘文人之创作心理(包括「妬富」与「遂欲」)、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浪漫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