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80)
报纸(2046)
学位论文(140)
图书(86)
会议论文(40)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92)
历史名人 (1175)
非遗保护 (12)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8)
2012(596)
2011(465)
2010(500)
2009(455)
2008(492)
2006(193)
2005(153)
1982(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6)
温州日报(20)
戏剧之家(17)
当代戏剧(16)
文艺研究(15)
文学评论(7)
广东艺术(5)
新世纪周刊(3)
岁月(下半月)(1)
文化学刊(1)
在“青春”与“经典”间探寻的传统戏曲重建
作者:王姝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牡丹亭  传统戏曲  “经典”  市场操作  《梁祝》  精神本质  现代转型  演出 
描述:青春牡丹亭》已成功演出了百场。一个最古老的剧种突然以纯美的表现,令人满意的市场操作焕发出了新鲜时尚的青春魅力。另一方面,出于对之前先锋式瓦解戏曲传统的反动,浙江
清代宜黄戏的剧目及舞台艺术特点
作者:曾琪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点  宜黄腔  戏曲  剧目  清代  脸谱  人物形象  舞台  剧种  江西省 
描述:江西素为戏曲之乡,明清以来,各种声腔剧种在江西剧坛争奇斗艳,盛极一时。首创以胡琴伴奏的二黄调已是今日许多剧种的主要曲调,其源未有定论,其中有一说认为出于江西宜黄腔①。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
连演百余场观众20万-青春牡丹亭》今晚亮相科文中心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李婷)今晚,作为第十届中国戏剧节的特邀剧目,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青春牡丹亭》将在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登台亮相,这是本届戏剧节唯一的一台昆剧剧目。从2004年5月在苏州大学举行大陆首演
白先勇率青春牡丹亭》首次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为国家大剧院试演剧目中惟一昆曲剧目,白先勇青春牡丹亭》的第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场将连续3晚在京演出。同时,白先勇也于近日推出该的DVD,力图以影像将该剧传世。 今年3月,青春
堂会归来 厅堂牡丹亭
作者:孙红 补丁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明代昆曲  堂会  厅堂  白先勇  林兆华  艺术  总监  社会化  原真性 
描述:堂会,就要再现江湖了!
青春牡丹亭》静迎百场戏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摄影/许培鸿5月11日北京展览馆剧场上演——— 著名作家白先勇曾铿锵告白,要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中国美好的东西”。由他担任制作人的青春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以来,三年间已上演99场
皇家粮仓品厅堂牡丹亭
作者:郑晓林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厅堂  粮仓  白先勇  海内外  百年纪念  杜丽娘  昆曲  昆剧  浙江 
描述:浙江昆剧团朋友告诉我,他要跟汪世瑜到北京去搞一个厅堂的《牡丹亭》。有"中国巾生魁首"之称的汪世瑜,前些年帮白先勇先生搞出过青春牡丹亭》,海内外极其轰动,因此我对这个厅堂的《牡丹亭》也抱有很大
厅堂牡丹亭》即将驻演“皇家粮仓”
作者:沈卫星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厅堂  粮仓  长生殿  文化传播  复归传统  中国戏曲  原真性  代表作 
描述:2007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6周年的日子。同一天,由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厅堂牡丹亭》将正式登堂北京“皇家粮仓”,进行为期10天
梦回明朝——厅堂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所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
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昆旦皇后华文漪
作者:上官秋清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文  昆曲艺术  梅兰芳  牡丹亭  杜丽娘  舞台表演  传统艺术  舞台艺术  白先勇  长生殿 
描述:华文漪,1941年3月18日生,1954年考入华东戏曲研究所昆曲演员训练班,俗称昆大班,1962年毕业。工闺门旦,得朱传茗等传字辈昆曲老艺人及俞振飞、言慧珠等名师真传。60年代甫出道即享有小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