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06)
报纸
(160)
学位论文
(28)
图书
(13)
会议论文
(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57)
红色文化
(28)
地方文献
(17)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
(25)
2011
(35)
2009
(34)
2006
(29)
2004
(9)
2002
(25)
1998
(9)
1991
(7)
1987
(13)
1985
(8)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4)
紫禁城
(2)
哈尔滨学院学报
(2)
复印报刊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
(1)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1)
新闻爱好者
(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華岡社科學報
(1)
中原文献(台湾省)
(1)
相关搜索词
辨偽方法
清代周禮學
生平事迹
城邦
南宋
吴嵩梁
篆刻艺术
元明清
四库全书
《陆子学谱》
天文学史
《漕行日记》
吴澄舆
戏曲
外感
剧作家
訓詁方法
周禮
吴昌硕
国立北平图书馆
中国戏曲
周亮工
全祖望
墓志铭
书法成就
郑玄
阮刻本
周禮正義
商榷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清代周禮學】搜索到相关结果
612
条
试谈
周
亮工遥连堂所刻书
作者:
刘乾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
亮工
刻书
明清之际
太冲
万历
历史人物
钱谦益
清代
兵部尚书
大夫
描述:
盛此公(于斯),与先大夫为垂髫交,不得志于时……(盛死后)序其诗文,刻之广陵。……豫章王于一(猷定)客死武林,先大夫为刻其遗(集)。又海陵吴野人(嘉纪),苦吟海滨,贫病几死,乡里相率为揶揄。先大夫版行其
《
周
禮
‧考工記》名形動同詞形的語義基礎
作者:
李亞明
来源:
淡江中文學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詞
形容詞
動詞
語義
語法
考工記
描述:
漢語名詞、形容詞和動詞之間的詞義淵源,進而看到漢語語義和語法的有機關聯、協同發展。
《
周
禮
‧考工記》行為詞語系統
作者:
王鴻濱
李亞明
来源: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記
行為
詞語系統
描述:
念以及詞彙語義
學
原理,運用義素二分法,類聚、梳理並分析《考工記》行為詞語關係。文中概括《考工記》行為詞語系統的層次性、關聯性、有序性三大特徵,提出《考工記》行為詞語之間具有縱向、上下和橫向的結構關聯
周
禮
與身體活動之間的倫理意涵
作者:
林英亮
来源:
大專體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周
禮
與身體活動之間的倫理意涵
《
周
禮
•考工記》溝洫詞語關係
作者:
李亞明
来源:
農業工程學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記
水利工程
農業工程
學
詞語關係
描述:
本文在整理《考工記》溝洫詞語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傳統訓詁
學
的訓詁原理、語義觀念以及詞彙語義
學
原理,運用義素二分法(Dichotomy of Sememe)[
1
],類聚、梳理並分析《考工記》溝洫詞語關係。
《
周
禮
•考工記》性狀詞語系統
作者:
王鴻濱
李亞明
来源:
語文學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記
性狀
詞語系統
描述:
聯,由此形成詞語立體網絡,進而體現了事物聯繫的普遍性。
論《
周
禮
•考工記》手工業原材料詞語系統的特徵
作者:
李亞明
来源:
漢學研究集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記
手工業
原材料
詞語系統
描述:
大特徵,提出〈考工記〉原材料詞語系統的層次性、關聯性、有序性三大特徵,提出<考工記>原材料詞語之間具有縱向、上下和橫向的結構關聯,由此形成詞語立體網絡,進而體現了事物聯繫的普遍性。
《
周
禮
•考工記》“名-量”同詞形的語義基礎
作者:
李亞明
来源: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詞
量詞
語義
語法
考工記
描述:
本文運用義素二分法探討《
周
禮
•考工記》「名-量」同詞形的語義基礎,從中看到漢語名詞和量詞之間的詞義淵源,進而看到漢語語義和語法的有機關聯、協同發展。
鄭玄校《
周
禮
》是以今書為底本——驳李源澄所谓“郑注以故书为
作者:
楊天宇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
周
禮
》
鄭玄
今書
故書
李源澄
描述:
說之不可信,而鄭玄校《
周
禮
》以今書為底本,則是不爭的事實。
“
禮
”字原始探微
作者:
雷汉卿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形义来源
《说文》
文化史
饮食器皿
原始构形
说文解字
裘锡圭
乐器名称
《周礼》
描述:
作者从文化史的角度对字的形义来源作了新的探讨。认为字原始构形中所从之(鼓)初为饮食器而非乐器。用食器盛玉事奉鬼神以求福佑,即《说文》所说的“事神致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