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牟艳丽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制礼作乐  周礼  雅乐  礼乐文化 
描述:周公制礼作乐,创造了超越夏商的礼乐文明,就此,礼乐文化的一切重要方面,都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被打上了文明社会的印记。这种新的文明模式,不仅是对夏、商文化的改造,而且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古殳考究——兼及《说文》中心词隐含机制阐释
作者:朱维德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说文  隐含 
描述:
西汉礼学论略
作者:林存阳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汉  礼学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各具致思 ,且颇与政治、世运相起伏。虽其未能大行于世 ,然已俨然参与到寻求社会治乱之列。尤可注意者 ,司马迁、班固对礼学演进所作的梳理和总结 ,开启了礼学学术史的门径 ,且成为此后历代所遵循的一种
周礼》中的契约及其反映的商业关系
作者:朱红林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傅别  质剂  书契 
描述:本文通过对《周礼》中所载的契约种类、契约管理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官营借贷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再次证明《周礼》所载的商业管理制度主要是春秋战国制度的反映,为进一步确定《周礼》一书的成书年代提供了新的佐证
周礼》中人才文书管理制度
作者:孙瑞  来源:档案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人才文书  制度 
描述:本文认为 :周人才文书是由专门的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国人进行考察后形成的 ;周对人才文书的管理制定了定期呈献、专人专库、多处保管及正副本制度 ;周利用人才文书任用、考核人才 ;周人才文书具有法律凭证、历史借鉴和参考依据作用。
审视中国士人人生立命的文本——谈郭启宏的历史剧
作者:汪健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剧  中国士人  剧作家  中国知识分子  人生价值  历史事件  李白  司马迁  王安石  中国知识界 
描述:酸辛和苦难。又由于他多思的禀赋,惯常于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滋味奇异的然而又是必然的士人命运,在历史的沉思中,不断契合着自己的生活发
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
作者:孙丹虹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缘人  市井  奇灵之文  至情  俗文学 
描述:作为明代中晚期的曲作家,汤显祖的地位是至高的。他虽不是成功的仕人,但却是成功的作家。在其与社会的边缘人的接触中,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俗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其他作家及市井中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决定隐居市井,与这些边缘人的接触是息息相关的。
走向人生的感叹与思索--论晏殊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新气象
作者:王德明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人生感叹  思索  以诗为词 
描述:晏殊是宋代的一位重要词人,是宋词发展史上"以诗为词"手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宋词的最大发展之一是在词中较多地表现了人生的感叹与思索,将纯粹的恋情词转变为表现恋情与人生的感叹和思索的结合,这种感叹与思索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作者:张燕婴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朝  奴隶制度  文化  周礼  《为政》  礼仪制度 
描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庄子》中的墨学
作者:孙以楷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墨子  影响  周礼  仁义  非攻 
描述:生以反战。(5)《庄子》中多处散见墨学观点。另外,庄子多次批评儒墨之辩,是针对诸子争辩现象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