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
图书(23)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5)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3(3)
2012(2)
2010(4)
2004(3)
2000(1)
1999(1)
1987(14)
1986(2)
1982(1)
按来源分组
中华书局(13)
其它(12)
山东画报出版社(3)
宋代文化研究(3)
文献(3)
酿酒科技(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1)
大家(1)
中国酒(1)
南宋越刊《易》、《书》、《周礼》八行本小考
作者:李霖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行本  周礼  周易  南宋前期  注疏  左传  礼记正义  绍兴  注本  刊刻 
描述:经书的注本与疏文本来各自单行,至南宋前期始正式汇编刊刻,最早开版的是《周易》、《尚书》、《周礼》三经。南宋中期以降,渐次增刊《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孟子》等经。这些注疏汇本皆刊于越
陆佃《尔雅新义》与邢昺《尔雅疏》比较研究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注疏  尔雅  比较研究  注释  宋代  方言  解题  北宋  成就 
描述:有宋一代,为《尔雅》作注的代表有三家,即邢昺《尔雅注疏》(以下简称《疏》)、陆佃《尔雅新义》(以下简称《新义》)、郑樵《尔雅注疏》。由于他们各自的学术背境不同,因此这三家注疏也大相径庭,在注疏方式
论北宋学者对汉唐经学的重新审视
作者:杨世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之道  北宋  文化研究  孔子  儒家文化  王安石  儒者  宋代  危楼  注疏 
描述: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学就被作为统治思想。但是,儒学成为官学之后,也为其衰落埋下了种子。一方面儒学变成了神学,排斥非正统学说,失去了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阻断了吸收新思想、注入新活力的通路;另一方面儒学成为了经学,陷入了繁琐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泥潭。因此清儒方苞说:"由弘(案:指公孙
《诗经》“田畯”考
作者:高菁菁 葛崇烈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今注  诗集传  毛传  说文解字  朱熹  郑玄注  周礼  尔雅  周代  注疏 
描述:《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云:"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毛传》云:"馌,馈也。田畯,田大夫也。"朱熹《诗集传》亦云:"馌,饷田也。从食,盍声。
阮刻本《周禮注疏》校讀札記
作者:常相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禮注疏  阮刻本  《四庫全書》本  校讀札記 
描述:阮刻本《周禮注疏》校讀札記
《周礼注疏》引《尔雅》郑玄注辨析
作者:陈东辉 彭喜双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尔雅》  《周礼注疏  《文耀钩》 
描述:的态度当是阙疑。
阮刻本《周礼注疏·夏官》校读小札
作者:常相波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疏·夏官》  阮刻本  文渊阁本 
描述:本文以阮刻本<周礼注疏>为底本,以文渊阁本<周礼注疏>为对校本,对<周礼注疏·夏官>部分逐字校勘,发现文渊阁本有许多可订补阮刻本之讹误者.现摘出八条,列举如下,以见文渊阁本之校勘价值.
宋本十三经注疏 宋本十三经附校勘记 周礼 卷一至卷十六
作者:暂无 年份:188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宋本十三经注疏 宋本十三经附校勘记 周礼 卷一至卷十六
宋本十三经注疏 宋本十三经附校勘记 周礼 卷十七至三
作者:暂无 年份:188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宋本十三经注疏 宋本十三经附校勘记 周礼 卷十七至三
宋本十三经注疏 宋本十三经附校勘记 周礼 卷三十四至
作者:暂无 年份:1887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宋本十三经注疏 宋本十三经附校勘记 周礼 卷三十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