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校长应是一个追
作者:费聿玲  来源:黑河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长  学校发展  学习反思  及时总结  领导  师生 
描述:校长承载着学校发展的重任,不仅要做好行政上的领导,更要做好思想上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开阔视野、学习反思、及时总结,时刻成为一个追者.引领学校不断发展、师生不断成长.
“《当代》文学拉力赛”2008年第六站读者来信选登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读者来信  内容丰富  短篇小说  当代  牡丹亭  中国工人阶级  毛泽东  社会地位  张恨水 
描述:读者:费金元本期的长篇小说《问苍茫》内容丰富,主题深刻。标题问苍茫的寓意我想可能是借用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诗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意。曾经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工人阶级如今沦为打工仔,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定位?
陈道辉获北京《十月》杂志文学新锐人物奖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章文)我市诗人、中国作协会员陈道辉获北京《十月》杂志文学新锐人物奖,本月18日在贵州受奖。《十月》杂志社给道辉的颁奖授辞是:“道辉诗歌的语词狂欢……他从容应对时间与生命的对话,并且因超脱
元代上都崇真宫的文学活动考论
作者:刘宏英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崇真宫  文学活动  元代  道士  上都  万寿宫  文人学士  元世祖  虞集  宗师 
描述:元代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大都,一个是上都。元世祖在两个都城分别建立崇真宫作为道士活动的场所。崇真宫即崇真万寿宫,是元世祖赦建的。
《牡丹亭》中意象的美学分析
作者:姚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意象  意象  象征意蕴  象征意蕴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描述:"临川四"中的<牡丹亭>是汤显祖"因成戏"的典范之作,其中的意象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意象发展史上的巅峰.本文试图运用美学的方法与视角,对<牡丹亭>中的意象在文本的主题、艺术
汤显祖“四”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作者:何玉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相继创作而
临川四戏曲接受史研究
作者:高嘉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川四  接受美学  汤显祖  戏曲接受 
描述:與分析者則未有。是以本論文以「《臨川四夢》戲曲接受史研究」為研究題目,藉由文獻蒐集、分析,與接受美學之研究方法,將歷代《臨川四夢》之接受現象爬梳出一脈絡。第一章先論《臨川四夢》的生成背景,探究湯顯祖個人經歷、文藝觀、作品源頭,及其思想在《臨川四夢》的實踐。第二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晚明的接受情形,分別從戲曲刊印、評論、演出三方面分析,說明晚明曲論者皆從崑腔立場對湯顯祖提出批判,儘管湯顯祖本人有所堅持,但仍然抵擋不住眾人以崑腔為基準去修正其作品以配合演出的潮流現象。第三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清代的接受情形,探究此期曲譜採取改調而非改字之方式;評論者從道德觀點及重情重色觀點詮釋湯顯祖作品之現象;及面對乾隆時期花雅爭勝背景下,《臨川四夢》之應對方式及其產生之演出變革。第四章探討《臨川四夢》在民國的接受情形,探究《臨川四夢》之譯本及各種創新的研究角度角度。同時為符合現當代民情與觀眾口味而作的演出改動,多半以舞台美術為主,亦融合現代劇場元素,但在改編理念上則多要求合於原著,全本戲的演出形式也在當代受到青睞。結論總結《臨川四夢》的接受脈絡,並從接受美學理論角度得出戲曲文本接受的特殊性,並配合理論觀察《臨川四夢》當中的《牡丹亭》何以最受歡迎,其因即在於:一、《牡丹亭》本身所具備的文本召喚結構;二、外在演出環境的造就;第三、效果加乘作用。
幻实之间:的叙事与意蕴
作者:朱夏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叙事  “临川四  戏剧场面  思想意义  思想观念  汤显祖  梦境 
描述:临川四实际上不是四,而是三,因为《紫钗记》不过是汤显祖形成自己风格之前的试笔之作,虽然它在情节的构造上出现了梦境,但它并不是全剧情节发生转折的关目。因此,无论是在戏剧场面的选择安排,还是在剧本
从“临川四”看汤显祖的社会理想
作者:朱蓓蕾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  汤显祖  社会理想  社会学  才情 
描述:道哉!明确提出有情之天下与有
“临川四”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描述:荣广润在《上海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上海昆剧团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戏剧家汤显祖的全部“临川四”集中上演(2008年12月底演出),这在昆曲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盛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