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诗例
作者:霍松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渡海  陕西  典故  苏轼  保守派  樊口  变法派  宋诗  苏诗 
描述:足够的重视。概论容易流于空泛,因而举几首诗,作一些具体的解释和评论;“一斑”虽微,但未尝不可以窥见“全豹”,对于爱好古典诗歌的同志们了解苏诗、乃至了解宋诗,也许有点帮助。
行马
作者:王去非  来源:文物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筑物  叉子  说文解字  中垂  施行  南北朝  周礼  南朝  今注  设施 
描述:"行马",是古代一种木制警戒设施,置于建筑物门前拦阻人马。其源出自《周礼·天官·掌舍》之"梐枑",行马之名已见于汉。《说文解字》木部:"枑,行马也,从木互声。"应劭《汉官仪》及《续汉书·礼仪志》注引伏侯《古今注》等亦见记载。据
“袅睛丝”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汉语大词典  蛛丝  牡丹亭  纳兰性德  游丝  花间集  周邦彦  假借义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所云晴丝究竟指何种实物?因某朋友在网上推出晴丝即蛛丝说.指名道姓逼我作答,我不得不作《袅晴丝说》、着重辨析蛛丝说之欠妥。此文若加副题,当是‘晴丝’是蛛丝吗?
“西”字本义
作者:尚振乾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许慎  《说文解字》  上古  郑玄  道理  古人  日落  日出  周礼 
描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西”字的说解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上古人就是以太阳出、没的方位来定东、西方向的,因此时辰的朝、夕与方位的东、西合而为一。日落之夕亦为西,日出之朝亦为东。《周礼·秋官·司仪》:“凡行人之仪,不朝不夕。”郑玄注:“谓摈相传辞时也,不正东向,不正西向。”《韩非子·有
袅晴丝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  艺术作品 
描述:汤显祖《牧丹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所云晴丝,究竟指何种实物? 因某朋友在网上推出晴丝即蛛丝说,指名道姓逼我作答,我不得不作《袅晴丝说》,着重辨析蛛丝说之欠妥.
《司尊彝》
作者:黔容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综合研究  全过程  青铜器  鸡彝  铜器群  共名  酒器  考古学家  周礼 
描述:其朝践用两大尊,其再献用两山尊,皆有罍。”张桂光举出“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二语,以为舟乃盘字之误(本刊今年第2期)。张是从字形和郑司农注:“舟、尊下台,若今时承盘”考虑的。但是它涉及到祭祀的全过程和用器的问题,那就必须结合祭仪和青铜器来考虑。裸用彝,献用尊,舟随彝用,罍随尊用。彝与尊之为器用,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彝是祭器的共名,尊是酒器的共名;狭义的:二者同为盛酒器。这里所用是狭义的。再说舟和罍。罍是独立的一器,舟在祭中的地位与罍相当,因而也应该是独立一器。倘如郑说,舟必与其所承之物并存,方显其用,已失独立之意。著名的考古学家郭宝钧谈到舟的问题,也认为“台下座”是其本训,但是他又指出;“但通常所谓舟,是指两耳深腹的椭状器。它可以饮酒,也可注水代(?)之用。”(《商(?)铜器群综合研究》第152页)舟,在...
“以妥以侑”
作者:刘运兴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仪式  周礼  祭品  借字  食礼  今文  通用  并列  齐鲁  黍稷 
描述:堕为祭名。《仪礼·士虞礼》“祝命佐食堕祭”,注曰:“下祭曰堕,堕之犹言堕下也。《周礼》曰既祭则藏其堕,谓此也。今文堕为绥,《特牲》、《少牢》或为羞,失古正矣。齐鲁之间谓祭为堕。”《仪礼·少牢馈食礼》:“兼与黍以授尸,尸受同祭”,注曰:“黍稷之祭为堕祭”。《周礼·小祝》:“大祭祀,逆(齐皿)盛,送逆尸,沃尸盥,赞隋,赞徹,赞奠”,注曰“隋,尸之祭也也”。《周礼·守祧》:“既祭,则藏其隋”,注曰:“隋,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属,藏之以依神”。据上所述,则助祭者以肺、脊、黍、稷等祭品授神尸,神尸以之祭,祭毕则藏其祭品以依神,如此祭祀仪式总名曰堕。
《通鉴地理通
作者:傅林祥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地理著作  《通  王应麟 
描述:《通鉴地理通》(以下简称《通》)是王应麟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开创了我国沿革地理研究的先河。
“趵突”
作者:张生汉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趵突泉  跳跃  象声词  济南  泉水  醒世姻缘传  曾巩  文献  历城  同义组 
描述:济南趵突泉的趵突二字,最早见于宋曾巩的《齐州二堂记》,云:自涯以北至于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其后文献中多有沿用。然而趵突二字如何理解,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趵为跳跃之义,突是出现、奔突或突出的意思。清任弘远《趵突泉志.源流
“商女”小
作者:陈卓 陈晓兵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牧  秦淮河  李商隐  近体诗  王安石  指代  化用  亡国  五言  七言 
描述:晚唐时期,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的杜牧(803—852),在五言七言近体诗的多种题材中颇有建树。他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