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柳得柳及其它
-
作者:墨遗萍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丁 劳动人民 傅说 孟子 山西 殷代 平陆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
描述:(武丁)“梦傅得傅”的史载而来。傅,就是当时善于筑墙的劳动人民傅说(悦),武丁访于傅岩(今山西平陆境),得之。孟子谓“傅说(被)举于版筑之间”,他是一位很能干的贤臣,颇受赏识。
-
闻一多的意象理论与意象创造
-
作者:林植汉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性意象 诗歌意象 中国诗歌 审美价值 意象创造 诗歌艺术 诗论 胡应麟 营构 诗歌创作
-
描述: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
-
浅析晏殊词的燕子与夕阳情结
-
作者:林琳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 燕子 夕阳
-
描述:晏殊作为北宋婉约词派的开创者,对婉约词贡献颇大。本文从晏殊词燕子、夕阳意象产生的思想基础、两种意象的象征意义、两种意象在晏词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晏殊词进行重新解读。
-
对韩柳的评价与韩柳的历史地位
-
作者:严寿澂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旧唐书 王应麟 儒家思想 唐宋之际 柳宗元 新旧 自成 欧阳修 历史地位
-
描述: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7说:“韩柳並称而道不同。”韩愈和柳宗元都不是仅以词章擅胜的普通文士,两人各能自成一家之言。正因为如此,所以历来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时因人而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时代思潮的变迁。新旧
-
不在梅边,也不在柳边
-
作者:许冬林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诗
-
描述: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她自己
-
论柳梦梅挨打
-
作者:熊玉梅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硬拷》 柳梦梅 挨打
-
描述:的礼教观念的必然表现;三是柳梦梅的挨打也是汤显祖应对世人批评的一种折中之策。
-
从司马相如到柳梦梅
-
作者:岳美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昆曲 司马相如 牡丹亭 杜丽娘 昆剧 导演 传统艺术 折子戏 现代剧场
-
描述:四年前我们历经千百次寻觅,终于开始了新编昆曲“司马相如”的跋涉。当时我给自己下了“军令状”把它定为“封箱戏”,作为自己对昆剧艺术几十年沧桑的最后冲刺。 这些年我们天天面临着昆曲生存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有传统艺术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古老的昆曲更是如此,古典的传统艺术能否与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相结
-
徐春柳的鼓词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春柳的鼓词
-
柳三变外传
-
作者:靳飞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变 晏殊 妓女 范仲淹 皇帝 包拯 高消费 社会治安 通俗歌曲 开封
-
描述:在著名歌妓楚楚的策划下,宋朝的许多臣相纷纷向皇帝举荐通俗歌词大师、几次考进士落第的柳三变。然而,由于几个玩不起妓女的穷官向皇帝密奏柳三变高消费,致使柳三变的当官梦破灭了。于是,柳三变离开楚楚,改名柳
-
应是“柳三变”
-
作者:全展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三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文学概论 二阶段 灵感 出版社 宋词 作者 柳永
-
描述:(即奉旨填词柳三变),而并非欧阳修。原词《凤栖梧》(即《蝶恋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