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阿甲上海昆剧团赴京演出
作者:徐城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副主席  首都  上海昆剧团  唱腔  演出  严寒天气  动作  中国京剧  牡丹亭 
描述:,并诚恳征询对“上昆”此次演出的意见。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丁长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江  王安石  苏轼  河豚  芦芽  桃花  水暖  先知  诗僧  画面 
描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宋初的诗僧与画家。《图画见闻志》卷四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很为王安石、苏轼等人所推崇。王安石在《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中就曾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欣赏·必要的距离(戏剧审美通俗之二)
作者:冯健民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欣赏  戏剧家  演员  杜丽娘  艺术家  观众  心理距离  汤显祖  欣赏者  物我 
描述:布洛在一九一二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艺术中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的文章。在这篇有名的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审美要素--审美的心理距离。由此,他
“良性刺激”及其他-周礼荣医德
作者:侯爵良  来源:健康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良性刺激”及其他-周礼荣医德
沙滩上的台榭-也《读孟尝君传》
作者:郭松柏  来源: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鸡鸣  台榭  “士”  “能”  王安石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聂政  译文 
描述: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简称《读传》),很短,才88字,为便于鉴赏,不妨全引于: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
纪念杰出的戏曲作家汤显祖(上演《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白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纪念杰出的戏曲作家汤显祖(上演《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读洪迈《夷坚志》——病榻琐之一
作者:张白山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志怪小说  洪迈  太平广记  元明两代  博学多才  胡应麟  宋朝  中国小说史略  二十年  学术价值 
描述:应麟在《少室山房类稿》中说:此书到元明两代大部分已佚
周亮工遥连堂所刻书
作者:刘乾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刻书  明清之际  太冲  万历  历史人物  钱谦益  清代  兵部尚书  大夫 
描述:盛此公(于斯),与先大夫为垂髫交,不得志于时……(盛死后)序其诗文,刻之广陵。……豫章王于一(猷定)客死武林,先大夫为刻其遗(集)。又海陵吴野人(嘉纪),苦吟海滨,贫病几死,乡里相率为揶揄。先大夫版行其
从秦戈皋月《尔雅》月名问题
作者:饶宗颐  来源:文物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尔雅  文物考古工作  三十年  徐中舒  四川  原物  帛书  古代  周礼  简报 
描述:》(《文物》1981年第6期页24)一文中,引用这一材料,亦释作"武二十六年
《读孟尝君传》何以千古传诵?——兼我国古代散文的审美要素
作者:皇甫修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古代散文  答司马谏议书  审美价值  比兴寄托  治国安邦  文章气势  古典散文  作品 
描述:理力驳,得出结论。“《读孟尝君传》不愧为名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