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宋明理学的逻辑发展
-
作者:康中乾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宋明理学 主体自我 宇宙本体 认识主体 陆九渊 本体论 王阳明 “理”本论
-
描述:论宋明理学的逻辑发展康中乾《人文杂志》编辑部先秦儒学发掘出了人的道德伦理的本质,但并未建立起本体论意义上的道德形而上学。长期以来,儒家思想虽被各个时代的统治者所提倡而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
禅宗的“本心”论与王阳明的“良知”说
-
作者:邵显侠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本心” 禅宗思想 “致良知” 宋明理学 本体论 绝对唯心主义 “心” 陆九渊 天地万物
-
描述: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心学思想固然是理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但另方面也与佛学特别是禅宗思想影响分不开.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自幼笃志二氏”,认为“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传习录上》)所以,他的“良知”说实际上与禅宗的“本心”论思想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
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任金丽 韩强 来源:国内哲学动态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论 任继愈 客观唯心主义 侯外庐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者 主客体关系 本体论
-
描述:。 (一)吕振羽、侯外庐、任继愈和包遵信都认为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但对朱陆之辩的实质及其意义则有不同的看法。吕振羽认为,朱陆之争是心物二元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之争。这种争论是根源于争论双方各自代表的社会阶层利益的不同,同时也反映出地主阶级内部诸阶层利益冲突的剧烈。陆九
-
“哲学”有无“历史”
-
作者:何中华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的终结” 海德格尔 “历史” 黑格尔 哲学家 本体论 知识论 西方哲学 “回忆” 陆九渊
-
描述:“哲学”有无“历史”
-
汤显祖的哲学思考
-
作者:黄仁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哲学思考 人性论 临川四梦 主情说 程朱理学 人生意义 佛道思想 宋明理学 本体论
-
描述:,关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讨并不太多,但他对于人性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却是终身不懈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情”的理论,其主情的思想倾向实际上与中晚明人性解放的哲学思潮是一致的。不过,由于汤显祖个人的特殊经历
-
王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先导作用
-
作者:魏常海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导作用 王阳明 日本阳明学 主观唯心主义 本体论 陆九渊 日本思想 朱子学 思想先导 横井小楠
-
描述:,我们不能不超出本体论的范围,反思对王学的评价问题。
-
陆象山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家
-
作者:宫哲兵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理学 理学 太极 太极 无极 无极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本体论 本体论 认识论 认识论 道德伦理论 道德伦理论
-
描述:陆家山和朱熹是道德伦理修养方法之争。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一种宏大的道德境界,并不涉及世界本原论和认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