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留在历史深处的足迹——司马光、王安石纪略
作者:林清峰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中进士  政治家  皇帝  读书  北宋  纪略  苏轼 
描述:留在历史深处的足迹——司马光、王安石纪略
牛弘、胡应麟与"图书厄运"的历史探析
作者:张晓颖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弘  胡应麟  图书  厄运 
描述:探讨了牛弘、胡应麟的生平及各自的图书"五厄"论,通过对"前五厄"、"后五厄"的历史探析,昭示后人以史为鉴,促进中华图书文献良性发展.
舒同被内定为台湾省委书记
作者:甄生枝 刘玉川 刘卫星  来源:陕西档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省委书记  政治部主任  陕西省  书法艺术  部长  华东军区  工作  中共  解放台湾  中国共产党 
描述:近日,有媒体报道:“1948年中国共产党准备解放台湾时,时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舒同,是中央和华东局内定的台湾第一任省委书记,刘格平为副书记。虽然没有正式上任, 但舒同以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身份, 直接参与了对台的敌工工作。”同时
析吴祺之“养气说”
作者:兰培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之流变  养气之道 
描述:本文以吴祺“养气说”为题,析出其所言之“气”乃弥纶各家之说,是由体力、心力、情绪等构成的精神血气以及作家的气质、个性;其所提出的“配义于道”和“取资于学”的“养气之道”,对于为文创作,具有切实可行
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
作者:汪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历史溯源  音乐形态  文化语境 
描述:的时间顺序,本文将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性时期:孕育成型期、发展成熟期和当代现状。第二章主要针对所研究对象的本体形态进行深入、微观的音乐技法分析,归纳其曲调程式性特征、结构程式性特征和伴奏程式
《牡丹亭》改本研究
作者:赵天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选本  折子戏  情节结构 
描述:《牡丹亭》改本研究
王安石变法研究
作者:葛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危机  财政危机 
描述:章: 第一章叙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分三个方面阐述,一是为了加强皇权,不适当地设置官僚制衡机构(史称冗官),既削弱了行政管理能力,又加重了财政支出压力和财政负担。二是为了解除北方入侵的危机,不适当地加强军备,导致兵多而不精、将广而不强的状况,进一步加重了财政支出压力和财政负担(史称冗兵)。三是为了消除财政赤字,加强中央财力。 第二章分析了王安石的变法内容。 通过对几种变法措施具体实施效果的分析,看到了王安石变法为扩大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都加重了国民负担,破坏了社会基础: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新法实施的效果和其声称的有很大不同,给国民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负担。虽然新法有许多创新之处,但是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变法以削弱大地主的利益来加强财政收入,必然遭到大地主及官僚的强烈反对。 第三章讨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首先,由于官僚体制无法改变,国防需求无法裁军,冗官、冗兵现象没有改变。因此财政支出需求无法下降,新法不得不敛财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故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其次,新法失败的其他原因有:一是政府过多地介入市场活动,使商品经济受到打击;二是变法操作过程中,控制不严密,导致官僚集团贪污腐败,使得变法走样;三是宋神宗对新法态度不坚定。
吴炳剧作研究
作者:张雅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粲花斋五种》  轻喜剧 
描述:历史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和考量,填补吴炳剧作研究的空隙。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吴炳剧作的艺术特色。从题材来看,吴炳剧作多描摹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推崇真情,情节结撰多无所依傍,凭空虚构,表现
陆九渊道德思想的研究
作者:彭艳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   
描述:道德原则、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陆九渊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和“人性本善”的善恶论做为道德依据,支撑着他“尊德性”为首的道德教化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的最终境界就是他的理想人格“圣人”。在分析陆氏的这些道德思想中,将之与同时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横向比较,这种比较集中体现“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发明本心”与“格物穷理”等道德教化和道德修养方面。为了突出陆九渊在心学思想方面的贡献,同时展示他思想理论的不足,文章在心本体论、道德修养论、理想人格论等方面将陆九渊与王阳明两人的学说进行了比较。文章的最后部分是对陆九渊的道德思想进行了评价,从两个方面肯定其进步积极的一面,同时从两个角度揭露出其不足与消极之处。
宋祁诗歌研究
作者:赵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祁  诗歌  编年  西昆  李商隐  晏殊  杜甫  江西诗派 
描述:宋祁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