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新的一年伴随新的希望
作者:田东江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旦  王安石  科学发展观  春节  增长过程  梁章钜  明朝  工作会议  经济形势  公历 
描述: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如今元旦是一年之始,但古代却是从农历的正月初一算起,就是春节,也叫元日。那时候并没有公历的概念。王安石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元日》诗: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青年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误解  常识  文史  伯劳  燕子  周礼  明朝  公室  分飞  真正意义 
描述: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大脚定江山
作者:凌眉  来源:祝你幸福(午后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元璋  明朝  王安石  智慧  幸福  利害关系  命令人  爱情  聪明  元律 
描述:人人都说我的大脚定江山,没有我,就没有他朱元璋,也就没有大明朝。但我最骄傲的,不是我定了这江山,而是定了我和他之间的幸福。
沉鱼落雁鸟惊喧 羞花闭月花愁颤
作者:康艳丽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家  王昭君  意象  西施  月亮  大雁  明朝  游水  水底 
描述:住了,王允得意地说:月亮比不过我的女儿,害羞地
白族姓氏堂号撷萃(下)
作者:宋炳龙  来源:大理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周文王  后裔  清朝  进士  明朝  王安石  中华民族  宋朝  世家 
描述:王家",于是以王为姓。还有一支出自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被秦国灭了之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秦山,后
老人养生五戒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中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人  成功与失败  养生  寿世保元  清心寡欲  龚廷贤  太医院  筋力  礼节  明朝 
描述:如果身体疲惫了何必还要勉强支撑陪客呢,这是体衰之年当戒的;二是不能患得患失。"戒之在得,举念浑无去取,家之成败,开怀尽付儿孙;优游自如,清心寡欲,二也"老人戒之在得,要心胸开阔一些,家业的成功与失败都交付儿孙吧
追忆与感悟同在:浅析张岱小品文主旨
作者:朱洁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岱  陶庵梦忆  弗洛伊德  主旨  感悟  西湖梦寻  学术大师  明朝  汤显祖  作品 
描述:明朝,这是一个英杰辈出、群雄并起的年代,既有埋首书斋、著作等身的学术大师,也有振臂一呼、呼啸猛进的忠毅烈士。汤显祖、夏完淳、唐伯虎……这一个个至今听起来都耳熟能详的名字,或以其超凡脱俗的才学,或以
妮妮填字
作者:妮妮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汤显祖  日本作家  唐代诗人  处女作  代表作  剧作家  佛教  明朝  韩国 
描述: 中“平明送客楚山孤”上句 七、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位于中国河南郑州登封的嵩山 八、2009赛季中超联赛冠军 九、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下旬 十、成语。语出《庄子·应帝王》,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纵向 1.成语。语出《隋书·李雄传》,形容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经验不多 2.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句 3.日本机智人物 4.军队中比营长小、比排长大的职务 5.西域古国名,又名鄯善,在距今约1600年前消失,只留下几处古城遗迹 6.南拳妈妈的一首歌 7.唐代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其中有名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日寸” 8.岳飞被害的地方 9.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简称 10.现任中国男排主教练 ★ 联系我们 请将你的答案及详细的邮寄地址、邮编在本月底前按目录页地址寄给我们,或按目录页网址登陆我们的读者论坛,或发Email至chuyiban@126.com,如果全部答对,前10名将有精美的小礼品赠送哦! (妮妮设计答案下期刊登)
张居正:“深心奉尘刹”(上)
作者:翁礼华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封建社会后期  王安石  改革家  起义军  朱元璋  秦代  明朝 
描述:参加会试,中二甲进士,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见习官)。在明代,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明代宰辅(相当于今日之总理、副总理)170余人,源于翰林者占90%以上,故在当时入翰林者皆被人视为储相,相当于成了总理级后备干部,其前程无量。但张居正并不以这种进身之阶为满足,目击明中后期时局的败坏,深切的忧国忧民使他无意享受悠闲富足的生活。在同僚们沉醉歌台舞榭、吟风弄月的日子里,他却闭门谢客,攻读历朝典章,剖析政务,探索救国兴邦之道。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随着首辅高拱被无辜逐出中枢,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相当于今国家总理),终于有了大展身手进行改革的机会,直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因病在北京去世,张居正主持国政达10年之久。前5年(公元1573年—1577年)张居正着重伸张法纪,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
易误解的五大文史常识
作者:郭灿金 张召鹏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伯劳  常识  周礼  燕子  公室  分飞  明朝  真正意义  药材  比喻 
描述: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