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红室汇刻临川四梦之一 重图汇校牡丹亭还魂记 十四
-
作者: 明 汤显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暖红室汇刻临川四梦之一 重图汇校牡丹亭还魂记 十四
-
汤显祖尺牍
-
作者: 明 汤苦士 来源:上海杂志公司 年份:193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汤显祖尺牍
-
汤显祖诗文集 (上册)
-
作者: 明 汤显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汤显祖诗文集 (上册)
-
《明儒学案》以〈崇仁学案〉为卷首之意义之衡定:从吴与弼「心
-
作者:许惠敏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心学 持敬 读书
-
描述:黄宗羲将吴与弼置於《明儒学案》卷首之意义。
-
浅谈《明儒学案》的文献选择:以颜均、何心隐、陈九川为例
-
作者:姚文永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儒学案》 文献 黄宗羲
-
描述:而不见.纵然瑕不掩瑜,但这终究是《明儒学案》的不完美之处,这也是我们后人阅读《明儒学案》所应注意的.
-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
-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心 格物致知
-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
-
陆九渊道德思想的研究
-
作者:彭艳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道德 理
-
描述:道德原则、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陆九渊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和“人性本善”的善恶论做为道德依据,支撑着他“尊德性”为首的道德教化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的最终
-
陆九渊的“问题”及其意义
-
作者:王家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 理 本心 真理性理观念
-
描述:,学者对陆九渊与朱熹的比较、研究大多数都局限在了具体观念层面,只在观念层面探讨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这其实都没有意识到陆九渊哲学的本质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解析,来展示陆九渊真实的思想内涵及陆九渊所真正关心的问题——真理性的理观念何以可能的。
-
《周易》与象山心学
-
作者:范立舟 王华艳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陆九渊 理 心
-
描述:陆九渊“心即理”之思想主旨,凭依对《周易》义理的阐发而得以彰现,“易理”的普遍性、绝对性和终极地位是无可怀疑的。但此理并非一外在于人心的客体,而是与“心”通融为一的。修养之方法就在于洗涤心灵中虚浮
-
陆九渊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
作者:鲁军虎 来源: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心 心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博采众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以“本心”为基础的道德主体论,“发明本心”的教育方法论,“明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