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末文人心目中的汤显祖的人物形象
作者:田仲一成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明末  明末  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  世界观  世界观  记录  记录  人生  人生  明代末期  明代末期  邯郸  邯郸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肆)假托汤显祖的名义对文学作品加以批评的批语之中,他们把他看作是怎么样的人;3.明末文人之中,流行着把人生看作戏剧的想法,在这样的悲观性世界观之下,汤显祖的作品被置于什么地位。
明人对汤显祖其人的评价述略
作者:黄建荣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评价  评价  历史状况  历史状况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明代  明代  申时行  申时行  学术界  学术界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中进士  中进士  传记  传记 
描述:迄今为止,学术界还较少有人对汤显祖研究的历史状况进行整理、分析,这对目前"汤学"研究的深入无疑是一种不足。本文试以明代为例,将这一时期针对汤显祖其人的评价情况作一简要梳理。
汤显祖·赣剧·文化赣鄱
作者:许爱珠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江西省  江西省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牡丹亭  楚文化  楚文化  赣文化  赣文化  弋阳腔  弋阳腔  文化名人  文化名人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文化巨人  文化巨人 
描述:的故
汤显祖评《花间集》研究
作者:张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王学  反思  阐释  主“情” 
描述:花间集》研究进行大致的梳理,明确不同时期的文人对《花间集》的认识及《花间集》所演绎的相应角色,在此基础上对汤显祖评《花间集》的生平及思想背景做进一步的探究。第二部分,对汤显祖评《花间集》的述论
从“汤沈之争”看汤显祖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作者:王维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意趣神色”  “意趣神色”  “神情合至”  “神情合至”  道禅思想  道禅思想 
描述:本文通过"汤沈之争"中汤显祖对于声律问题的看法,并结合其学术思想的分析,试图找出他的"意趣神色"等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另外,根据汤显祖的诗歌和戏曲实践,本文将进一步印证"意趣神色""神情合至"等美学
点铁成金:汤显祖《牡丹亭》传奇的改写策略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暂无 来源:政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改写  至情理想  个性意识 
描述:点铁成金:汤显祖《牡丹亭》传奇的改写策略及其文化意蕴
从晏殊的诗歌创作谈晏殊的诗学思想
作者:暂无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  诗学思想  诗学思想  影响  影响 
描述:金玉锦绣,推崇清丽闲雅的诗风。这是对昆派诗论的发展。他注重诗句字词的锤炼与语言的表现力,对后代诗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曾巩散文在两宋的接受研究
作者:孟丽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两宋  接受  影响  元明清 
描述:等人对曾巩的认识上。王安石、欧阳修和吕祖谦都是对曾巩有着重要影响和关系的人。从这几个人着手来研究曾巩具有代表性。 ...
永远的守望 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  文化脉络  文化脉络  诞辰  诞辰  周年  周年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  赣文化  赣文化  创造  创造  复兴  复兴  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 
描述:赣鄱文化,即江西文化,又称江右文化,它泛指赣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脱胎于百越文化、吴楚文化的江西文化发端于农耕文明,因千里赣江贯穿江西南北,江西文化文称"赣文化"。近年来,江西文化被赋予了时代新意。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引起了人们
王安石眼中的“富二代”:读书随笔
作者:朱凤俊  来源:京郊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市,是六朝古都之所在。作为北宋时期力倡变法图治,主张“改易更革”的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