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照临川笔 春分庾岭梅——解读古南安“牡丹亭”的遗迹
-
作者:周建华 余画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遗迹 遗迹
-
描述:汤显祖途经南安府大庾县(今江西大余县)时,听到了一个非常动人、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后来就写出了千古名剧《牡丹亭》。《牡丹亭》奠定了汤显祖"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同时,汤显祖在大余的一段传奇经历
-
试论《牡丹亭》的审美价值
-
作者:周志武 段绍镒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学思想;它还弥漫着物与意、客体与主体相对应的象征之美;其总体构思深刻独异,具有创新价值,也使作品显现出强劲的美感力度。
-
《牡丹亭·劝农》与《南柯记·风谣》的同异
-
作者:万斌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风谣》 《风谣》
-
描述:《牡丹亭·劝农》和《南柯记·风谣》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艺术寄托,其人物形象,则是他从政实践的形象写照;两折戏的不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虚实繁略,相映生辉。
-
汤显祖诗歌评注(十二首)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诗 明神宗 徐闻 娄江 万历十九年 遂昌 罗汝芳 典史 戏曲家 李征
-
描述:显祖不仅是著名的戏曲家,也是颇有影响的诗人,钱谦益说:“自王、李之兴,百有余年,义仍当雾雺充塞之时,穿穴其间,力为解纹,归太仆之后,一人而已。”(《列朝诗集小传》)他反对七子的模拟之风,提倡抒写性灵
-
试论汤显祖与沈璟之争
-
作者:吴林抒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与沈璟 争辩 实质
-
描述:典范,为地方戏曲的发展作了先导。
-
突破传统启先河:论“临川四梦”的人物塑造
-
作者:黄文锡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人物性格 二重组合
-
描述:美恶并举”,认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实际上率先对传统格局发起冲击并开其先河的,正是“临川四梦”。
-
徐朔方笺校本《牡丹亭》“集唐”诗标注补正
-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补正 补正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剧作中大量采用了“集唐”诗句来吻合人物剧情,达到诗与意会、言随意转、有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徐朔方先生最近笺校本的注释过于简单,对“集唐”诗句只标注诗人的姓名,不注明引诗出处
-
《临川文学史》序
-
作者:张世俊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学 中国文学史 临川区 女性文学 区域文学史 谢灵运 社会主义 汤显祖 王安石 地方文献
-
描述:《临川文学史》序
-
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和教学刍议(下)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明清戏曲 作品 教学 小说 昆腔 清诗 汤显祖 发展史 《西厢记》
-
描述:一、元明清诗文的研究是薄弱环节 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依赖于元明清文学研究的成果。对汗牛充栋的元明清文学作品,我们的研究,还是非常肤浅的。本文的上半部分(载本刊一九八五年第二期),我们论述了元明清文学十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对于促进这一时期文学的研究和教学,都是至关紧要的。
-
“临川四梦”:奇幻艺术与写实艺术的完美融合
-
作者:陈金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实艺术 “临川四梦” 杜丽娘 汤显祖 完美融合 柳梦梅 艺术情节 戏剧 霍小玉 “幻”
-
描述:。汤显祖的戏剧是奇幻艺术与写实艺术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