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昆剧《1699·桃花扇》八艳主题音乐
-
作者:张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题音乐 桃花扇 昆剧 《牡丹亭》 人物形象 音乐结构 连贯性 熟悉感
-
描述:戏曲中运用主题音乐贯穿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增强音乐结构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加强观众对音乐的熟悉感.主题音乐贯穿的配乐手法在新排昆剧剧目中的运用越来越突出.如新编昆剧<1699·桃花扇
-
移步不换形 新版昆剧《玉簪记》的艺术性探讨
-
作者:王悦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簪记》 艺术性 青春版《牡丹亭》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昆剧 艺术评价 现代感 梅兰芳
-
描述:理由有三。
-
空谷幽兰分外香:访谈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志红
-
作者:衣萍 沙舟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昆剧 访谈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想象力 老师 浙江 教学方式
-
描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张志红坐在面前,似乎是春梦乍醒的杜丽娘来到面前,与我们聊那些往昔情事……"天生就是一块唱昆曲的料!"张志红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而且打小喜欢文艺。十三岁那年,邻居告诉她浙江昆剧团在招生,当时她对昆曲一无
-
《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入藏江苏苏州市档案局(馆)
-
作者:暂无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档案局 博物馆 苏州市 牡丹亭 江苏省 长生殿 昆曲 江苏苏州 捐赠
-
描述:近日,中国昆曲博物馆将《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捐赠给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馆)。该书共计10函100册,收录包括《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浣纱记》《琵琶记》《荆钗记》等在内的昆剧77本、904折
-
痴心不改志凌云:记昆剧青年演员陶铁斧
-
作者:王佩孚 墨林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安吉县 剧团 演员 群芳争艳 音乐教师 身在曹营心在汉 牡丹亭 清新优雅
-
描述:稀记得当时富有戏剧性的一幕.陶铁斧到乡下插队落户的第二天,就从广播听到了让他到
-
不可多得的喜剧精品:观昆剧《西园记》有感
-
作者:周传家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喜剧 精品 张继 剧场效果 “临川四梦” 《西厢记》 《绿牡丹》 文人雅士
-
描述:不可多得的喜剧精品:观昆剧《西园记》有感
-
传统昆剧的“神品”和观众的层次-为“曲高和寡”进一解
-
作者:胡忌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琵琶记》 昆剧 艺术精品 戏剧作品 观众 古典艺术 万历年间 评论 《牡丹亭》 演员
-
描述:(一)小引 我国古典艺术中的书、画,往往标举某些难以企及的艺术精品为“神品”,而为后代行家所公认。古典戏剧作品中称之为“神品”的,大家熟知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吕天成的《曲品》。《曲品》著录“旧传奇”多种,但品题为“神品”的,仅有《琵琶记》和《拜月亭》两种。其于《琵琶记》下有一段评论:
-
月落重生灯再红——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观后感
-
作者:周子清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剧团 表演艺术 排练 《牡丹亭》 剧院 青春 白先勇 全本 苏州
-
描述:我虽师从汪世瑜先生,但真正看到全本《牡丹亭》,还是在杭州举办的“七艺节”上,由苏州昆剧团出演的青春版《牡丹亭》。我早在去年四月,得知汪师与马佩玲老师在苏州教授昆剧表演艺术,十月国庆节长假得闲专程去
-
幽兰清芬 香飘四海——关于昆剧艺术的新思考
-
作者:星琦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中国艺术精神 昆剧 牡丹亭 清雅 非物质遗产 感受 广泛 曲词 预言
-
描述:国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中国文化将在人类文化新的交融与整合之中,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以昆曲艺术而言,其清雅如幽兰般的美姿美韵,必将走出中国文化圈,在更大的范围中炳焕千秋,万世飘香;我们可以预言,中国艺术精神也将随之在五洲四海广泛传播。
-
好戏还需细雕琢──首都专家座谈昆剧《偶人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偶人 戏中戏 中国艺术 戏曲研究 戏剧观念 戏曲化 研究员 导演
-
描述:好戏还需细雕琢──首都专家座谈昆剧《偶人记》盛夏时节,北方昆曲剧院在中国儿童剧场连续5场推出了运作达两年之久的新编古装昆剧《偶人记》。新颖的题材,丰富的主题,灵活的演出方式,特别是对昆剧艺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