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曾巩记体文研究
作者:张超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记体文  内容特点  艺术风貌 
描述:部分。绪论主要是对记这种文体的界定和曾巩记体文研究现状的概述。第一章统论曾巩的文学思想。曾巩的文学思想和其记体文创作密切相关。曾巩被誉为思想上的“醇儒”。终其一生,他严格遵守儒家的信条,其文学思想主
《周礼》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史学价值
作者:高洁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职官  史学价值 
描述:《周礼》作为中国的儒家经典,内容丰富,涉及古之九州、天文、国家的封邦建制。政法文税、弄伤医卜以及沟洫道路等等;而这些内容都构成了古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研究历史地理更为重要。本文即从农作物、地图
一节历史课应是一次研究历史的过程
作者:仇杰  来源:中学时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  历史课堂  历史研究 
描述: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在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中都有体现,也是对“江苏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能从确定问题、材料收集、研究方法和得出结论几个方面进行训练。这样做既是历史
宋代歌妓词的内容和思想辨析研究
作者:罗钊  来源:芒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妓词  周邦彦  文人士大夫  宋代文人  作者  欧阳修  思想意义  晏几道  宋朝  气质 
描述:所以为歌妓作词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李煜与晏几道梦词比较研究
作者:樊文军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梦词 
描述:梦是一种个体主体经验,一种意象语言.本文以李后主和晏几道两位词人的梦词作为研究时象,通过二人梦词内容比较、秉性和生平遭际与梦词创作异同点、梦词结构与审美情趣比较探究二人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人生体验.
江西民俗体育项目“塔城乡板凳龙”的研究
作者:杨伟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塔城乡  板凳龙  历史变迁  文化价值 
描述:以下三个目标:1、充分了解江西省塔城乡板凳龙的历史发展,为今后研究整个江西省板凳龙提供依据;2、梳理和分析有关江西省塔城板凳龙的实证性研究;3、为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开展板凳龙项目提供参考,合理对待江西省
巴渝板凳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宋平 张兴富 覃朝玲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巴渝  板凳龙  民族文化  现状  传承和发展 
描述:巴渝板凳龙作为巴渝地区民间文化的代表,与巴渝地区的民俗风情、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极具乡土特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巴渝板凳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与发展问题。因此,挖掘巴渝板凳龙文化的价值,探讨巴渝板凳龙文化发展对策,对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文性视域下的《牡丹亭》及其翻译研究:A Comparat
作者:王思雪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翻译研究  《牡丹亭》  汪榕培  西里尔·伯奇 
描述:本和社会文化。互文性被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一一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外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学者哈蒂姆和梅森把翻译研究与互文性理论相联系,提供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并为打开新视野
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中心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戏剧典籍  文学译介  《牡丹亭》  经典化  边缘化 
描述:余种。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牡丹亭》在内的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具有“单一性”、“规定性”、“分散性”的显著特征。研究者多从语文学模式出发,提出中国戏剧典籍
翻译美学视角下《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研究
作者:冀丽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翻译美学  意境  美的再现 
描述:进行尝试性研究。中国人欣赏美、崇尚美,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中国的翻译思想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从老子提出的中国最早的译论命题“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到钱钟书的“化境”论,可以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