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下看出版的社会功能
作者:李芹燕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功能  青春版《牡丹亭》  出版  电视媒体  国家剧院  传播符号  泸州老窖 
描述: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俞玖林和沈丰英以千娇百媚、玉树临风的扮相,成为这一轰动的文化事件最美的传播符号。2006年,李怀秀、李怀福姐
临川一中应邀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作者:饶礼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临川讯 5月的国子监,春风融融,书声朗朗。随着60名同学齐诵《论语》,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在北京启动。5月3日上午,北京恭王府迎来了来自北师大实验中学、人大附中、北京四中、江西临川
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临川一中成绩骄人
作者:饶礼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临川讯 日前,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揭幕。临川一中代表队与北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应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应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应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应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青春文化载体:青春版《牡丹亭》的现代创造
作者:王雯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杜丽娘  文化载体  青年观  汤显祖  昆曲艺术  价值与意义  青春文化  爱情神话 
描述:其对昆曲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不让“绝唱”成为“绝响” ――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戏传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因孕育于宜黄县而得名,是现今全国皮黄戏剧目保留“二黄腔”最多的一个古老剧种。其旋律优美,唱腔朴实,表演粗犷,表现力强。经几百年历史沉淀,古韵绵绵,堪称绝唱。 邓华,一朵盛开在戏乡的娇艳之花,为拯救、保护、传承这一绝唱奔走相告,不辞劳苦,矢志不让其成为
关注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之困两江板凳龙面临“香火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注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之困两江板凳龙面临“香火
百年“板凳龙”走街串巷舞得欢 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还
作者:暂无 来源:西安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百年“板凳龙”走街串巷舞得欢 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还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喜添丁手摇狮、罗汉灯等12项榜上有名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喜添丁手摇狮、罗汉灯等12项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