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与槐文化
-
作者:刘晓丽 冯广平 来源:大自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槐树 三公 神农本草经 文化 国槐 周礼 周代 生长 金药 记载
-
描述:关于槐(Sophora japon-ica)的最早记载见于周代,《周礼·秋官》有云:面三槐,三公位焉。《神农本草经》始称槐树。因生长地不同,槐树亦被称作细叶槐(江西)、白槐(广东潮州)、豆槐(湖南)、国槐(北京)、金药树(福建)等。槐树的拉丁种名最早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67年确定。与槐是
-
习俗·文化·责任
-
作者:小雨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王安石 文化 习俗 图书馆 父亲 责任 桃符 生活期 大门
-
描述:学联,学联之初,因为写作对联探源论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翻开一本本厚厚的典籍,仿佛是敲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小小的春联不仅承载了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期望,更传承着一种悠久的文化。
-
中国的“牛”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少先队员(知识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 文化 中国 民族英雄 政治家 王安石 文学家 赞美
-
描述:牛,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是因为牛以其气力和血肉之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
归家的路 文化的根
-
作者:沈立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中华民族 《元日》 庆祝活动 中国民间 传统节日 王安石 过年
-
描述:形成了中国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虽然历经变迁今日的中国正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很多传统仪式逐渐被人们淡忘,但"过年回家"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符号却被保存下来。无论多么艰难
-
“临川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二题──临川文化的个性特征
-
作者:周世泉 廖应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区域文化 界说 关系
-
描述:“临川文化”是以临川治属为核心而涵盖周边11县(市)的古代临川区域人民所创造的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态;临川文化所具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一、个性的鲜明和独特、成就的巨大和突出,使其满足了区域文化成立
-
探究花木文化内涵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浅谈《花木文化》校
-
作者:暂无 来源:武进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这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以“花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为切入点,以师生的合作探究、共同发展为课程理念,结合学校的办学
-
汤学文化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运用研究
-
作者:陈永刚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园林艺术 相结合 牡丹亭 园林意境 纪念馆 规划设计 主题 文化融入 临川四梦
-
描述:汤显祖纪念馆是一座纪念性园林,本文针对这一特殊性质,把汤学文化和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在园林主题、园林空间意境、园林艺术造景、园林配景等规划设计中充分融入的汤学文化的具体内涵。
-
全球化不应是文化同一化:以中华母亲节为个案
-
作者:刘国强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节 中华 同一化 全球化 个案 文化 曲阜
-
描述:首届中华母亲节于2007年四月初二在曲阜等地举行,笔者有幸躬逢其会,兹略述管见。连续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发起发起中华母亲节的是连任四届全国政协委
-
文化消费维权也应是3·15主题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化消费维权也应是3·15主题
-
从《牡丹亭》和《卡门》两部传统戏剧看中外文化之差异
-
作者:庞国太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卡门》 《卡门》 戏曲 戏曲 歌剧 歌剧 文化 文化 差异 差异
-
描述:幅幅精工织锦,两者都是对人生的咏叹,是体系不同的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