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65)
期刊文章(1066)
学位论文(46)
会议论文(35)
图书(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35)
地方文献 (51)
地方风物 (21)
红色文化 (13)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89)
2013(239)
2012(225)
2010(1045)
2009(496)
2008(372)
2007(198)
2002(22)
1991(16)
1987(19)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20)
西部法制报(17)
解放日报(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4)
工人日报(2)
睢阳(1)
安徽青年报(1)
晚报文萃(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宋诗的就和特色
作者:姚良柱  来源: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诗  “以才学为诗”  欧阳修  “以文为诗”  理趣诗  爱国题材  黄庭坚  中国古典诗歌  象思维 
描述:刘世南等认为:宋诗是唐诗的发展,它继承了唐诗的优良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所以能和唐诗并峙,形成古典诗歌史上的又一艺术高峰。 贬宋派却认为“宋诗河汉不入品裁”(屠隆《鸿苞集》),甚至说:宋“一代无诗”(五夫之《姜斋诗话》)。明代后七子首领李攀龙选录历代诗歌,编成《古今诗删》,对于宋诗只字不录。当时言诗大都“尊唐而黜宋”。今人五水照说:“宋诗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远逊于唐诗,就在于它的大多数作者违背了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关于诗的一封信中也认为宋诗之弊在于缺乏形象思维。周寅更据此认为宋诗“味同嚼蜡。” 平心而论,宋诗紧接唐诗之后,处境十分困难,“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意味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根的境地。宋居唐后,宋诗就难免有后难为继的窘困。所以蒋心余在《忠雅堂集》卷十二《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宋
有志与事
作者:郑根坤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葛亮  匈奴  李广难封  李白  中学  实际行动  白居易  王安石    东至县 
描述:有志与事
眷属者应是有情人
作者:齐鲁青  来源:妇女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眷属者应是有情人
“树桥”奇观
作者:吴道南  来源:绿化与生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榕树  顺德市  云南西双版纳  桥墩  自然形成  广东省  不定根  吴道南  支柱根  着红色 
描述:“树桥”奇观古往今来,桥为人造,唯独在广东省的顺德市境内的桂州镇有一座自然形成的“树生桥”。笔者早闻广东省顺德境内有一座“树生桥”,是中外罕见的一大奇桥。百闻不如一见,有机会来到顺德市参加一个会议
补丁也可以绣花朵
作者:孙道荣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补丁也可以绣花朵》  散文  文学  陈道荣 
描述:地。上她那儿织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破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一下。也不贵,两三元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客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因此对她多留意了点。 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的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
论公民德行的陶
作者:沈清松  来源:哲学与文化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民德行  公民社会  公共领域  德行伦理学  政治哲学  公民教育  公民师资  公民教材 
描述:视公民德行的陶:至於公民教育则是教育学 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中尤其注重公民的伦理教育,主冒也在於培养公民德行。 本文一方面要讨论有关公民德行陶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检讨台湾公民 教育涉及公民
因情梦,因梦戏: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虚拟  写意空间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
陆象山心学美学工夫论:己工夫与物工夫
作者:王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工夫论  心学美学工夫论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  审美实践  审美实践  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 
描述:本心体验,也是一种躬行实践,又是一种境界化育,最终引向"成己成物"、圆成审美理想境界。
教育不应是“材”“器”之育
作者:郑燕峰 王达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教育不应是“材”“器”之育
“因情梦,因梦戏”试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观 
描述: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之核心,是属于与理学相对立的“情”的范畴。汤显祖特别强调“情”的作用,认为创作者是“为情作使”,强调“神情合至”,描绘理想境界。他宣称他的“临川四梦”都是“因情梦,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