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的原因
作者:黄绍强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司条例司  用人不当  无人可用  权力之争  南北地主阶级集团 
描述:北宋中期,为解决积弱积贫的局面,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推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变法运动,激化了以王安石为首的南方地主阶级集团与以司马光为首的北方地方阶级集团之间的权力之争,这种斗争导致了王安石变法无人可用以致用人不当,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论王安石后期诗风转变的原因
作者:方建斌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风  佛禅 
描述:王安石后期诗歌内容以山水禅诗为主,风格也变得雅丽精绝,悠然旷逸。造成其诗风转变的原因,除了罢相之后远离权力争斗中心,心情自然趋于平静外,王安石生性旷达,漠视功名的胸怀和他晚年学佛参禅,也是重要原因。
论“金陵八家”构成原因及有关问题
作者:陈传席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  龚贤  周亮工  画家  读画  元四家  县志  正宗  上元  北宗 
描述:南京.至于短期活动于此的,几乎包括了全国的画家.还有影响最大的十竹斋、芥子园画谱的制作,等等,皆在南京.当时的南京可谓中国画坛的中心,流派纷繁,风格各异,龚贤《题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试论苏轼的政治主张及其形成原因
作者:王丽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嘉祐制策  王安石变法  政治主张 
描述:苏轼在嘉祐制策、王安石变法和元祐更化三个时期表现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变化,其政治命运也随之跌荡起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包括家学及时代氛围的影响、被科举所累及其本人的忠君爱民思想等.但其所有的政治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作者:邱晓芳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失败的原因  失败的原因 
描述:北宋初年的集权措施使北宋经济繁荣一时,但其弊端的一面却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式,鉴于此,北宋宋神宗于1068年命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新法实施的过程,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和商利贷者的利益,最终新法以失败告终.
《四库全书》撤出本的出现及原因
作者:李士娟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文渊阁  乾隆帝  撤出  编纂  图书馆  周亮工  李清  中国古代  文澜阁 
描述:撤出本撤出地点、各馆收藏情况作一总述,再着重分析这些书籍撤出原因
舞剧《牡丹亭》成功首演
作者:暂无 来源:张家口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根据昆曲名著《牡丹亭》改编的大型舞剧 《牡丹亭》日前在北京首场,取得圆满成功。 舞剧 《牡丹亭》选取昆曲原剧中男女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极其浪漫的爱情为主线,集中讲述杜丽娘为争取精神的自由、婚姻的自主,不怕穿越生死,执着追求真情真爱,从而彰显人性美丽
语言美:《牡丹亭》的成功要素之一
作者:段小静  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人物语言  环境语言  风格语言  修辞手法 
描述:《牡丹亭》获得成功,与其语言美是分不开的。其独特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典型化的环境语言、雅俗兼备的风格语言、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成功,是一种选择”
作者:银军 向辉 张景亮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成功,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