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张先词的“雅化”
-
作者:赵晓兰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先 柳永 题序 晏殊 雅化 苏轼 柳词 北宋词 意境 士大夫
-
描述:集。作为宋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对流连狭邪的柳永及风格俚俗的柳词,自然不屑一顾。他对柳词的态度,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
-
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精神
-
作者:李达五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民族精神 《文心雕龙》 忧患精神 意境 王安石 辛弃疾 《诗大序》 思维模式 《毛诗序》
-
描述:类命运,都包含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出现过无数次的痛苦或欢乐的遗物,它们基本循着同一道路,就象灵魂中雕出了很深的河床,原来的四处漫溢、又宽又浅的生活之流水,突然在河床里汇成了巨大的河流”(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诗人“通过给原始意象以形式,它就被翻译成当前的语言了,并使我们可能发现通往生命的最深的源泉的道路,那里有艺术的社会意义:它不断教育时代精神,它创造出时代最缺乏的形式”(同上)。
-
人生如书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审计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人都 书籍 意境 纸堆 港湾 暗礁 日升 精华
-
描述:人生如书
-
诗词的意象、系列题材与时空之关系
-
作者:魏耕原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间意象 题材 空间意象 白头人 情感价值 意境 行树 夕阳 晏殊 诗歌
-
描述:时空作为自存的包罗人生的物质形态,被先哲们认为:天广地大而生变化四时,人须与之顺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或者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儒道异见都基于“知量无穷”、“知时无止”的时空体认。哲人思辨的同时,诗人
-
女画家杨炳湘
-
作者:吴休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画家 杨炳湘 个人画展 绘画技法 意境 艺术风格 笔墨语言 山水画 创作题材
-
描述:1989年7日,杨炳湘女士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美术》、《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光明日报》、 《北京青年报》、 《北京晚报》、 《真善美》等报刊纷纷发表了画家和美术评论家的文章,给予热情的肯定。著名雕塑艺术家钱绍武在文章中写道: “偶然从美术馆画廊
-
《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
-
作者:漆荣 李强 郭胜华 李杰 陈亮中 来源:湖北林业科技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北园·黄鹤归来》 景观设计 花卉博览会 楚文化 室外展区 人 建筑 环境 空间融合
-
描述:《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
-
论我国古代诗歌意境观念对戏曲理论的影响
-
作者:阮国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意境 我国古代 戏曲理论 曲学 情景交融 结构观念 西厢记 古代戏剧 意境论 汤显祖
-
描述:之中。本文试图就古代诗歌意境论对曲学的影响作
-
诗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诗,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诗,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诗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
叶小纲:文学意境打开创作之窗 将创作歌剧《牡丹亭》 力求无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5月21日,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当天由张艺执棒国家交响乐团上演了叶小纲(见图)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临安七部》和《共和之路》两部近年新作令人耳目一新,前者充满中国古典诗词的文人意趣;后者则是咏颂百年辛亥,其大气磅礴,壮怀激烈,令在场观众为之震撼。
国
-
对比托出意境 读背领会神韵——《梅花》一诗教学谈
-
作者:莫庆年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出意境 王安石 诗教 思想感情 义务教育 诗的神韵 个性特点 教材辅导 逻辑重音
-
描述:一、略知作者,明白诗的背景。 本诗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1021—1086)。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首先“改革官制”,是个敢于推行新法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虽然两次出任宰相,却又两次被罢去宰相职务,这都是由于以皇后为首的皇亲国戚与大官僚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