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销魂的昆曲《牡丹亭
作者:陈国庆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杜丽娘  园林  寻梦  游园  汤显祖  二十四桥  苏州  水磨 
描述:销魂的昆曲《牡丹亭
雅味清是茭白
作者:若涵  来源:长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茭白  水生蔬菜  《周礼》  粮食作物  诗人  唐代 
描述:香闻锦带羹”的诗句。但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不能开花结实,但基部茎干膨大,形成了肥大的肉质茎,便采以为菜,这就是今天的茭白。茭白属禾本科,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除富含维生素外,还含有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茭白,以其寄生黑粉菌而形成肥大的肉质嫩茎供食用,肥嫩似笋,较笋柔软,食之脆嫩新鲜,为家常佳蔬。茭白宜拌、炒、烧、烩,也可以作汤,为素馔;也能配荤料,可切成片、丁以及滚刀块,能适应多种调味。它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此外,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寒,《本草纲目》中记载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胃”的功效,此外还有解毒利尿之功能。茭白的吃法多种多样,这里简单介绍一则具有食疗功效的做法:麻辣茭白原料:茭白250克,红辣椒少许。做法:将茭白洗净切成滚刀块,炒锅放在旺火上,加油...
难煞《牡丹亭》: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说起
作者:朱为总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白先勇  世纪初  昆曲  中国昆剧  寻梦  艺术品位  演出 
描述:世纪初的中国昆剧舞台,如果要论最具有新闻聚焦和时尚意味的事,我想当属由白先勇、汪世瑜等两岸三地学人和艺术家联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了。因为工作之便,我曾先后多次观看了由白先勇担任制作人、汪世瑜担任
青春版《牡丹亭》:不仅仅是青春
作者:黄小驹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艺术  昆曲  研究院  传统文化  演员  江苏省  青年学生  观众  研究员 
描述:自2004年4月在台北首演以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演出了66场(其中2/3的演出在大学校园进行),直接观众近10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召开专家研讨会
看《牡丹亭》成为香港大学生的时尚
作者:陈韧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城市大学  牡丹亭  文化中心  香港大学  汤显祖  教授  主任  昆曲  中国文化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郑培凯教授祖籍山东省,在台湾长大,1970年从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负笈美国30年,曾在美国纽约耶鲁大学求学和任教。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汤显祖研究方面有较显著的成就,其中《汤显祖与晚期文化》颇为学术界称道。$$谈及香港对汤翁的研究,郑教授说,以前研究的
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徐朔方  遂昌  万历  写作时间  戊戌  大学教授  临川  知县 
描述:对《牡丹亭》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界有几种说法,不尽一致。今择其主要几家之说,略作介绍。$$浙江大学教授徐朔方作《汤显祖年谱》,依据明末刻朱墨印本《牡丹亭》,汤显祖自题的《牡丹亭·题词》署“万历戊戌秋
邮票双曲——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孙少颖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邮票  封建礼教  绘画设计  故事情节  汤显祖  文学名著  发行  设计师 
描述:《西厢记》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已是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作者:曹树钧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观众意识  艺术成就  昆曲艺术  演员  现代青年  汤显祖  演出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精华版《牡丹亭》进剧场前先进课堂
作者:王军  来源:音乐周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华版  昆曲学  南京大学  桃花扇  江苏省  青年一代  南京师范大学  观众  讲座 
描述:11月21日,历时3年打磨的精华版昆 剧《牡丹亭》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所属的江苏 省昆剧院在南京公演。千人规模的会堂几乎 座无虚席,现场观众有90%以上是年轻一代 的大学生群体。这次上演该剧,并未让其陷
牡丹亭》未进剧场先入课堂
作者:王军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江苏省  南京大学  华版  桃花扇  昆曲学  昆剧  副总经理  观众  南京师范大学 
描述:11月21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所属的江苏省昆剧院历时3年打磨的精华版昆剧《牡丹亭》在南京公演。$$千人规模的会堂几乎座无虚席,现场观众九成以上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原来,江苏省演艺集团这次排演该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