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宁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吕惠卿
-
作者:薛谋崇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变法派 千秋功罪 反对派 宋神宗 欧阳修 史学家 北宋
-
描述:高度的评价,然而吕惠卿的千秋功罪,曾几何人予以公正评说?自宋以后历代评论家,反对变法者自不必说,即是肯定变法者亦以王安石任用章悖、吕惠卿等所谓"小人"为非.明人章衮撰《王文公集序》说:"……所以不惜
-
诌谀之士吕惠卿
-
作者:宋志坚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司马光 吸取教训 大改革 预期效果 保守派 向上爬 阶石
-
描述:寥寥数字,使入如见王安石当时对人对己怨恨和悔恨的心绪。
-
《忠惠集提要》辨误
-
作者:祝尚书 来源:文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提要 黄庭坚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永乐大典 四库馆臣 参知政事 曾巩 给事中 苏轼
-
描述:《忠惠集提要》辨误
-
北宋政治改革家吕惠卿述评
-
作者:谢在华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 述评 政治 北宋 地方官 徽宗
-
描述:吕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福建泉州晋江人。嘉祜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授真州推官,熙宁二年(1069年),参与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后,长期就任地方官。政和元年(1111年)卒,年
-
惠崇小景及其文人画观念
-
作者:任军伟 来源:美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画观 文人士大夫 苏东坡 绘画 北宋 故宫博物院 作品 墨竹 宣和 王安石
-
描述:小景作为古代绘画的画科之一,因为画家人数和绘画数量都比较少的缘故,被附入《宣和画谱》十门之末的墨竹门之后。虽然是附录性质,却表明了这一画科在北宋的地位。推究小景的来历,在宋人的心目当中,与惠崇小景
-
社区照顾应是“普惠”而不是“救济”
-
作者:缪青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区照顾 救济 老年人口 老人问题 提出问题 评论 统计 窘境
-
描述:为,应对失能老人问题,社区照顾制度势在必行。
-
深莞惠一体化应是“四城演义” 深莞惠紧密合作高峰论坛深圳举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莞惠一体化应是“四城演义” 深莞惠紧密合作高峰论坛深圳举
-
天香紫钗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因花形盛大、丰美娇艳,牡丹历来被誉为百花之王,所谓国色天香。在老银中,雕刻有牡丹图案的首饰也往往显得格外精致美观,又有荣华富贵的寓意,故此也成了非常受藏家欢迎的一个品种。而众人追捧,精品也越来越难觅。我收老银以来,觉得略微看得上眼的牡丹图案藏品,也就是这一支簪子。
簪子用蝶恋花题材,蝴
-
《怜香伴》恍若《蓝宇》
-
作者:朱续 来源:新华航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演员 女同性恋 电影导演 感情世界 眼眶 张艺谋 牡丹亭 排演 李渔
-
描述:排演中,看了昆曲演员的吟唱和身段,关锦鹏导演湿了眼眶。
-
春香让我提高、给我信心
-
作者:倪泓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小姐 剧目 演员 张静娴 《游园惊梦》 艺术奖 观众 戏校
-
描述:叫画》等。这些剧目我从1986年考入上海戏校昆曲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