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11)
报纸(135)
会议论文(12)
学位论文(8)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06)
地方文献 (158)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71)
2013(36)
2012(67)
2011(53)
2009(47)
2008(34)
2007(31)
2006(25)
2000(12)
1981(8)
按来源分组
文史知识(12)
抚州师专学报(11)
西江月(4)
安徽文学(下半月)(3)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3)
文学教育(3)
电影评介(2)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船山学刊(1)
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
作者:孙丹虹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缘人  市井  奇灵之文  至情  俗文学 
描述:作为明代中晚期的曲作家,汤显祖的地位是至高的。他虽不是成功的仕人,但却是成功的作家。在其与社会的边缘人的接触中,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俗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其他作家及市井中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决定隐居市井,与这些边缘人的接触是息息相关的。
《牡丹亭》“情”
作者:郑沁仪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欲  至情  主题思想  成因 
描述:本文从对《牡丹亭》的“情”的不同解读出发,挖掘出作品中之“情”实为“情欲”,而非“爱情”,同时从作者汤显祖的“至情”观出发探究了作品主题思想的成因。
至情”的生死恋歌——论《牡丹亭》以“情”反“理”的审美意蕴
作者:王华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至情  封建礼教  审美意蕴  生死  汤显祖  爱情  作品  本性 
描述:的爱情描写虽然也涉及到对门第观念的批判,但主要却是
性爱欲望的诗意化象征:《牡丹亭》“至情”主题的重新探讨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性爱  性爱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意化  诗意化  至情  至情  欲望  欲望  象征性  象征性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柳梦梅  柳梦梅 
描述:《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牡丹亭》传奇性的绚丽爱情故事,从古到今,倾倒众生,令人如醉如痴。传说明清时期的俞二娘、金凤钿
阳明心学与汤显相“至情
作者:黄万机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阳明心学  生生之仁  至情 
描述:的影响。[著者文摘]
闺阁风情至情丽人:《牡丹亭》杜丽娘人物审美分析
作者:袁学群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杜丽娘  审美分析  风情  人物  至情  《西厢记》  中国戏曲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自汤显祖创作之后就南北传唱,时人有其令<两厢记>色减之说.近几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又引起了大家对昆曲欣赏的热潮.<牡丹亭>中杜柳两人的情让人感叹,使无数少男少女心旌荡漾.他们两人的爱情至今传唱,杜丽娘的形象更是打动了万千人的心.
青春靓丽 至情无敌——记白先勇倾情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卢炜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至情  昆曲  爱情主题  文化融合  苏州  文化积淀  柳梦梅 
描述:中的中国根。著名的游子作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昆曲之旅》中如是说:“有时候想(家)得特别厉害,可是这个家呢,既不是在桂林,也不是在台北,当然更不是在纽约。这个家并不是具体的家、具体的房子,那它究竟是什么?我想是文化的归宿。我觉得昆
生死超越论视野下的汤显祖“至情”研究
作者:陈荣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超越论  汤显祖  至情 
描述:景。其次是汤显祖至情说的提出,是道学革新的必然产物,也是王门后学思想发展的一部分。第三点是对于生死超越论的定义,定下本文研究的理论基调。 文章正文部分,第一章提出“至情”是汤显祖思想中的核心
浅析汤显祖"至情"对李慧娘形象塑造的影响
作者:魏琦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李慧娘  李慧娘  "至情"  "至情" 
描述:在多如繁星的明代剧本中,明代周朝俊所作的传奇剧本<红梅记>以其曲折离奇、虚实相生的动人剧情传唱于世.周朝俊受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至情"影响,在剧本中塑造了李慧娘这一光辉形象.有鉴于此,本文
惊梦四百年——白先勇和他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钱锋 2007年5月11日,北京展览馆剧场内座无虚席,2700多名观众一起沉醉在四百年前的一个青春爱情传奇之中,久久不肯散去。这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第一百场纪念演出的盛况。而这一百场竟场场如此!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4月底开始在台北首演以来,曾在两岸三地、大江南北,尤其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