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缘不能圆:试从《半生缘》与《啼笑因缘》里顾曼桢和沈凤喜
-
作者:王慧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缘 缘 命运 命运 悲剧 悲剧 出路 出路
-
描述: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曼桢与凤喜都没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缘,终究只能成为一段过去,一段回忆。但是她们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命运为何会走向同一种结局,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
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环境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环保应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角
-
牡丹亭魅力引出的悲剧
-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数千年来,中国少女之情感,总是郁秘而不宣,若士(汤显祖号)却大胆的把她们的情意抒写出来了,这大约是《牡丹亭》特别为少女喜爱之一端吧!”这是郑振铎先生对《牡丹亭》的赞语。
又有明代戏曲家吕天成在《曲品》中的好评:“杜丽娘事甚奇,怀春慕失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言之
-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
-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
-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
作者:赵亚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
描述:《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
-
浅论悲剧美
-
作者:郭威 来源:金色年华(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美 《窦娥冤》 反封建斗争 《牡丹亭》 艺术珍品 艺术魅力 封建礼教 封建制度
-
描述:下,郁郁含冤而死,但是她们的死,表示了反封建斗争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她们的反封建精神永垂不朽,这能说不美吗?他们的美怎么能不使我们产生美感的愉悦呢?那么什么是悲剧呢?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悲剧性
-
论宋江的爱情悲剧
-
作者:肖兰英 来源: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阎婆惜 《水浒》 爱情悲剧 爱情追求 宋江形象 爱情观念 感情生活 《牡丹亭》 《西厢记》 李师师
-
描述:的。因此,一对对夫妻几乎没有感情的交流与缠绵,一对对情人多以奸淫的扭曲形式出现。并且都以悲剧告终,无可讳言,作者在
-
中国古代戏剧的悲剧精神
-
作者:孙虹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中国戏剧 悲剧结局 《西厢记》 古希腊悲剧 莎士比亚戏剧 《牡丹亭》 中国悲剧 悲剧主角 圆形结构
-
描述:中国古代戏剧的悲剧精神
-
《牡丹亭》是悲剧又是喜剧
-
作者:范华群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古代戏曲 中国 中国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是悲剧又是喜剧
-
晏几道的人生悲剧
-
作者:郑书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文化优越感 人生悲剧
-
描述:,与主流社会关系缓和,重新找回基于自我的文化自信,实现了思想的超越,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接纳。晏几道的悲剧人生看似充斥着人生的种种无可奈何,但归根结底却实是小晏自身从自然到自觉的选择。本文以晏几道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