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20世纪以来曾巩研究综述
作者:孟丽霞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研究  冷落  评价  薄弱点 
描述:对曾巩的研究一向没有像唐宋其他七家一样平衡,曾巩的研究在文学史上曾经一度出现过无人问津的阶段。本文试图对曾巩的研究从20世纪至今进行简单的整理;试图从整理中看到曾巩研究的薄弱点。
王安石变法新评
作者:钱正彪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王安石变法  背景  影响  评价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内容主要包括:"一均输法;二农田水利法;三青苗法;四募役法;五方田均税法;六市易法;七将兵法;八保甲法;九保马法;十军器监法。"虽然历史学界大多数人都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失败的变法活动,但笔者认为,从社会关系调整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
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
作者:王水照  来源: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评价问题  朱子语类  知贡举  先王之道  曾致尧  曾巩  朱熹  程朱理学 
描述:巩)为喜。”(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他曝书得王安石《许氏世谱》,忘其谁作,说“介甫不解做得恁地,巩是曾子固所作。”(《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引)无独有偶,在知贡举时,他得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汤显祖剧作的评价
作者:金登才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南柯记》  杜丽娘  《邯郸记》  柳梦梅  “情”与“理”  卢生  封建社会  《牡丹亭题词》 
描述:惑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南柯记》、《邯郸记》是汤显祖晚年之作的说法,可是,从《牡丹亭》写定到《邯郸记》问世,其间只有三年,距一六一六年汤显祖逝世还有十五年,所谓是晚年之作很难成立。一个作家在同一个时期写的作品,有些进步、有些落后,这并不是罕见的艺术现象,假如“二梦”是消极落后的,倒也不必硬把它们说成是汤氏的晚年之作。
谈谈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和翻案问题
作者:史苏苑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始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历史人物  翻案  封建国家  王安石  六国  中国历史  多民族  毛主席 
描述:一、为什么提出来这个问题?毛主席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实践论》)。
论曾巩的影响与评价
作者:王琦珍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影响与评价  南丰  朱熹  唐宋派  曾巩散文  理学家  古文家  桐城派  文道合一 
描述:探讨曾巩的影响与评价这一问题。
关于汤显祖“四梦”的评价问题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邯郸》  《南柯记》  《紫钗记》  文学评价  艺术构思  思想意蕴  语言风格 
描述:关于汤显祖“四梦”的评价问题
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论》
作者:何念龙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学术界  北宋  词论  正确评价  王安石  词学观  创作成就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描述:六十年代中,学术界对《词论》的研究,往往缺乏辩证的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近些年来,对李清照及其《词论》的研究仍然缺乏持平之论.而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论》,不仅对于认识这篇文章本身,而且对于评价
王安石晚期诗歌评价问题
作者:张白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文学批评  艺术风格  小诗  诗歌创作  七言绝句  晚年  欧阳修  现实主义  江西诗派 
描述:本文对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退居山林直至逝世的十年间的诗作进行了具体研究,指出他研习佛理,吟咏山水并没有忘怀于政治。分析他的绝句小诗的艺术特色,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于王安石评价的几个问题
作者:史苏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诸葛亮  戏剧性  管仲  春秋战国时代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商鞅  阶层  地主阶级 
描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