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王心学教育思想论略
作者:黄明喜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王守仁  致良知  格物致知 
描述:仁则提倡“内求吾心”的为学观,他们认为儒学经典本身不能构成人生价值的终极根源。陆王心学对突破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的束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束书不观而空谈心性的为学陋习。
《周礼》祭祀系统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作者:林素英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祭祀系统  原始社会  三代文化  月令  思想史意义 
描述:应具有和谐关系。由于人鬼祭祀问题与生命礼俗活动密切相关,因而历来之讨论尚多,至于有关天神、地祇之祭祀礼仪活动,则因为晚近科学发达,遂往往被简单地以"迷信"视之,根本忽略该活动体现人类面对大自然挑战的重要历程。本文依据考古资料,说明《周礼》之祭祀系统乃上承原始社会之祭祀活动而来,主要透过天神、地示(祇)以及人鬼三系并立之祭祀系统以展现其意义,再透过《周礼》祭祀系统与《月令》之结合发展,深究岁时礼俗活动对于体现人与大自然互动关系的思想史意义。最后,则以理解岁时礼俗之真谛有助于稳定人与大自然之关系作结。
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
作者:徐春林 方桃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儒学思想  生命精神 
描述:文章以儒学是生命的学问为致思路径,概括出一代大儒罗汝芳的儒学思想与生命精神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对儒家生存根据论的阐发、身心一体的身心观、生生思想与解缆放船、顺风张棹的修养观、求孔颜之乐的快乐观
论孔子“礼治”思想与晋国文化之冲突性
作者:王浚波  来源:太原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孔子  晋国  冲突性 
描述:孕育孔子学说的鲁国与晋国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导致主张礼治的孔子对晋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的叛逆性格指责颇多,表现出二者尖锐的冲突性。集中论述孔子礼治思想与晋国文化产生冲突的来龙去脉,从中
陆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并无二致。陆象山对其本体论的论述基本
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
作者:罗伽禄  来源:江西高校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1515  1515  1588  1588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描述:一代思想大师罗汝芳
从《周礼》看中国古代城乡整体规划思想
作者:李欣霖 任彬彬 赵晓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城乡整体规划  自然观  整体观  区域观  礼制观 
描述:供有益的借鉴。
罗汝芳仁学思想研究
作者:朱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求仁 
描述:体的展开过程,仁学思想所体现的境界是“万物一体”。罗汝芳“求仁”的途径是以“一切放下”、“戒慎恐惧”、“当下反求”的无工夫为工夫为特色。泰州学派原本是儒家学派,罗汝芳认同孔孟以孔孟仁学思想为宗旨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描述:思想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治世理念的不同,坚持“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的变法原则的苏轼与过分强调法令严明的王安石新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造成二人政治立场的长期对立。终使苏轼纠缠于变法的政治漩涡
荆公学派老子思想探微
作者:刘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学派  王安石  老子思想  援老入儒  影响 
描述: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思想依据。 全文包括六个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立项依据,回顾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荆公学派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具体包括:消极无为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