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名物”的定义和名物词的界定
-
作者:刘兴均 来源: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词 《周礼》 “贾疏” 传统文献
-
描述:“名物”曾经作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受到学人的重视。然对什么是“名物”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传世典籍有关“名物”的记载的分析得出“名物”的确切含义,弄清名物指称的特定范围,为名物词
-
珠玉词:诗意的生命之光
-
作者:陶尔夫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诗意” 晏殊 词人 《破阵子》 古诗词 季节变化 《蕙风词话》 欧阳修 内心活动
-
描述:“珠玉”就其形体而言,似乎接近渺小了,但因它有一种耀眼的光辉,结果却显得很大,并由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瞩目。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晏殊《珠玉词》的性质就有些与此相近。晏殊
-
晏几道令词时空表现艺术
-
作者:汪芳启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表现艺术 表现方式 词人 表现手法 《小山词》 文学作品 士大夫之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心理描写
-
描述: 在令词的创作发展中,“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温庭筠是将令词导向成熟的作者,南唐后主李煜则以其人生悲欢离合的抒写使今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而晏几道的创作则“把令
-
论晏几道的政治倾向及其词作
-
作者:程自信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晏几道 变法与反变法 比兴寄托
-
描述: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生平资料缺失已久。本文以目前所能辑集到的资料为依据,多侧面地探讨、考察了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并对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与其词体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文章
-
论晏几道对晏殊词的继承与超越
-
作者:傅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殊词 《小山词》 主体精神 木兰花 浣溪沙 《白雨斋词话》 《珠玉词》 身世之感 继承与超越
-
描述:论晏几道对晏殊词的继承与超越□傅义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并以词享盛名,然评论家亦颇有轩轻,多以为小晏胜大晏。如周济曰:“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廷焯云:“晏小山工于言情
-
小晏词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
-
作者:张海鸥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内涵 结构分析
-
描述:小晏词的内涵构成基本是以情爱为主旨的悲欢离合之情事,而这些正是人生和艺术中的最基本的对比关系。其他如极端化的对比关系和个性化的对比内涵等,构成了小晏词在对比结构中的基本审美特征
-
《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
-
作者:白于蓝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山楚简 文字编 校读 琐议 “识”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周礼》 调查取证制度 罪刑擅断主义 《封诊式》
-
描述:《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读琐议
-
改革,一个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读《中国改革史》
-
作者:孟繁清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改革史 人类社会 王安石变法 人类文明 制度文明 制度性改革 最高统治者 “庆历新政 精神文明 发挥的作用
-
描述:,并不尽如人意。尽管一些学者在诸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
-
乐史浮雕——读乐良友《协奏曲》摘介
-
作者:辛丰年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 乐史 浮雕 莫扎特 克莱门 努斯 门德尔松 海顿 独奏
-
描述:所以读得入迷抄得起劲,是
-
读苏轼《舍铜龟子文》墨迹
-
作者:吴民先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墨迹 东坡全集 报恩寺 《画禅室随笔》 王安石变法 《山谷题跋》 书法艺术风格 “乌台诗案” 舍利
-
描述:今夏在北方友人处有幸读到苏轼《舍铜龟子文》墨迹(附图)。此为行书册页,约31cm×25cm,麻纸,用硬毫书写,十一行127字,除个别字外皆清晰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