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02)
学位论文
(15)
会议论文
(11)
报纸
(9)
图书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9)
才乡教育
(19)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0
(10)
2009
(14)
1999
(13)
1998
(16)
1997
(10)
1995
(6)
1994
(5)
1993
(6)
1991
(4)
1988
(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5)
抚州师专学报
(15)
孔子研究
(6)
教育史研究
(3)
河北学刊
(2)
江西教育科研
(2)
天下美食
(1)
戏曲艺术
(1)
社科信息文荟
(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哲学
天人合
李觏
宋代
天理人欲
王安石
程朱理学
好官
感性
封建统治
人性
哲学心理学
心学
道统
宇宙
陆九渊
吕祖谦
唯心主义
吴澄
体用
性之情
“理”
儒家
逻辑
顿悟
失落
回忆说
价值
孔子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心性哲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39
条
朱陆之辩探微:[朱熹、陆九渊]
作者:
黄芸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朱陆之辩探微:[朱熹、陆九渊]
陆朱人性观异同之比较:[朱熹.陆九渊]
作者:
尧新瑜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
哲学
中国
描述:
陆朱人性观异同之比较:[朱熹.陆九渊]
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陆九渊]
作者:
董平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心学
中国
宋代
描述:
象山“心即理”说的本体论诠释:[陆九渊]
李二曲调和朱子与陆王的方法:[朱熹、陆九渊、王守仁]
作者:
王昌伟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清代
描述:
李二曲调和朱子与陆王的方法:[朱熹、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作者:
耿加进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
心学
企业管理
描述:
陆九渊以哲学家的睿智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对风雨飘摇中的南宋政权提出了一系列治理主张,并在晚年短暂的荆门之任上成功地实践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管理理念。其民本思想、本心即理思想、君道思想、变革思想等,对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以及企业创新等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孟子
心性
论对宋代
心性
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
段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
心性
论
宋代儒学
心性
之学
描述:
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
心性
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
心性
的意义: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
心性
论》
作者:
张茂泽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
论
宋明理学
蔡方鹿
中国
哲学
心性
之学
道德理性
体用
人的主体性
思想渊源
陆九渊
描述:
地、全面地研究宋明理学
心性
思想的力作。中国
哲学
人学意味很浓,
心性
问题,是中国
哲学
带普遍性的问题。各家各派都不回避,儒家则更加强调和重视。由于
心性
论专门讨论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涉及到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心性
之情——《红楼梦》本体辨析
作者:
张重岗
来源: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牡丹亭》
性之情
《西厢记》
小说
《金瓶梅》
本体
曹雪芹
描述:
精神。从这两条线索,可归结出《红楼梦》的文化生命结构——
心性
之情。
试论朱熹与陆九渊
心性
论的区别
作者:
李延仓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嘉
陆九渊
心性
论
描述:
朱嘉和陆九渊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
心性
的体认和把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二者
心性
论的相通之处共同反映了理学思潮的特征,但二者的
心性
论也有区别。本文从心、性以及
心性
关系等方面详细
吴澄
心性
论对韩国的影响
作者:
孙美贞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心性
论
韩国
影响
描述:
中国理学自朱熹到阳明的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以吴澄为代表的。吴澄既崇尚朱子学,又兼综陆学,具有心学因素。13 世纪,
心性
论传入韩国,极大地影响了李朝性理学的发展路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