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思想与禅宗的相似处
作者:刘海龙  来源:科技探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不立门户 
描述:陆九渊与禅宗思想的类似之处,一是体现在两者对最高本原的肯定和追求,在这里最高本原指“”。二是两者都敢于破除门户之见,从而使两者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禅宗与心学在中国传播广泛的重要原因。
紫柏大师与汤显祖
作者:戴继诚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柏  汤显祖     
描述:紫柏大师是晚明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在弘法护教过程中,与戏剧大师汤显祖结下了深厚友情。他曾对汤显祖寄予厚望,规劝后者皈依佛门净土。汤显祖对紫柏的人格风范深为景仰,但浓厚的恋世情结决定了他无法苟同紫柏的有关教诲,一生胶葛于世缘尘网之中,惟“情”是重,终身不渝。
只今惟向梦中寻:浅析《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作者:庞婧绮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牡丹亭  畸恋  畸恋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情”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之间
汤显祖“至情观”辨析
作者:唐卫萍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描述:汤显祖的"至情观"在其戏剧作品尤其是《牡丹亭》中展露无遗,然而"情"在汤显祖这里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情"的承认和赞美,二是""对"情"的引导和收束。前者是论"情"的起点,后者则是"情
只今惟向梦中寻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畸恋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浅谈汤显祖“唯情说”的美学意蕴
作者:薛明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趣 
描述: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陆九渊德性修养思想研究
作者:邓名瑛 吴建国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人        德性修养 
描述:心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青春的
作者:魏璐璐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当代青年  刘绍棠  北京市  自由  孙武  文学  期刊  作家  旋律 
描述:舞和启发。本期刊出五位小诗人的诗作,同时我们约请著名诗人尹世霖先生对他们的习作逐首作了点评,现一并刊出,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