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0)
报纸(77)
学位论文(12)
图书(11)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3)
地方文献 (66)
非遗保护 (29)
红色文化 (10)
宗教集要 (6)
才乡教育 (5)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7)
2013(23)
2012(35)
2011(30)
2010(16)
2009(12)
2008(10)
2006(8)
2005(11)
1997(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9)
剧影月报(4)
福建教育:中学版(2)
戏曲艺术(1)
中国韵文学刊(1)
江苏商业会计(1)
寻根(1)
北方音乐(1)
文艺争鸣(1)
保定学院学报(1)
“板凳龙”舞出非遗传承新路径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板凳龙”舞出非遗传承新路径
“华夏一绝”金溪手摇狮亟待传承保护
作者:郑小文 黄炎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华夏一绝”金溪手摇狮亟待传承保护
《牡丹亭》旧曲新唱寻找青春传承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旧曲新唱寻找青春传承
试论泰州学派的传承与转化:从王艮到耿天台
作者:黄元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艮  颜钧  何心隐  罗汝芳  耿天台  师道 
描述:研究也有著相當的比重,學者們在討論時,或出於不同的關懷、立基不同的思想背景而作出迥異的詮釋。 本文希望能對目前眾多迥異的詮釋起補充的作用,希望透過對泰州學派幾位學人思想的初步分析,得出一個較為連貫的思想線索,進而幫助釐定、釐清泰州學派此一概念本身的義界與共通的理解。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簡單考察學界數個具有代表性的,對泰州學派的研究與分判,第二章考察王陽明到王艮的思想線索,希望釐清泰州學派相對於王學的內緣關係,也幫助澄清泰州學派之為一學術群體,根本的、內核的關懷。第三章聚焦於泰州學派終作為一歧出的顏鈞、何心隱一脈,考察顏何兩人思想相較於王艮原始學說的擴大解釋與發揮。第四章以耿天臺為重心,旁及羅汝芳,考察在當時時代背景下,耿天臺對泰州學派諸命題的回應,以及他是如何透過回應泰州學派各個命題而逐步形成其思想的。第五章為結論,總述耿天臺對泰州學派的繼承與轉化。
新学期海大兴起学习洪战辉热潮自强自立应是当代大学生基本品质
作者:荣小至付晓腾罗甜张杰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新学期海大兴起学习洪战辉热潮自强自立应是当代大学生基本品质
立足当代,探源求本:朱天曙教授《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
作者:郝文杰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指可数。朱天曙教授正是在这种日益浮躁的学风中,不畏艰辛,寻枝振叶,力求“面向事情本事”,把周亮工及《印人传》中的有活力、有价值的人生与审美尽呈读者眼前。在著述中,他表面上是在研究古人,实质上,是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去审视周亮工其人其事,其时其艺,及其审美思想中有益的养分。天曙教授探“本”求“源”,旨在弄清一个思想家及学人是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贯穿自己的审美理想,又是如何在生存中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而这对于今天跨世纪之交、大变迁时代的艺术家们无疑是一笔值得学习与借鉴的财富。有感于他探真返原的勇气,加之其语言流畅生动,我一口气读完该书,沉静思之,认为本书有两方面的特色。
抚州采茶戏等珍贵“非遗”如何传承与发展 国家省市级代表性传
作者:徐盛华 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抚州采茶戏等珍贵“非遗”如何传承与发展 国家省市级代表性传
关注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之困两江板凳龙面临“香火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注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之困两江板凳龙面临“香火
石邮傩班“掌门人”:――记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罗
作者:黄应国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石邮傩班“掌门人”:――记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罗
安居中学获评省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板凳龙”将献艺寻
作者:暂无 来源: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安居中学获评省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板凳龙”将献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