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集与《十花仙》杂剧
-
作者:邓绍基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十花仙》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
-
描述:明代嘉靖年间刊刻的《雍熙乐府》录有〔中吕〕套曲"虞伯生咏十花仙",虞伯生即虞集,元代大德以后的朝中显宦,世称"元诗四大家"之首,又是著名文章家,也是理学人物。明末曲家孟称舜以为"虞伯生咏十花仙"是虞
-
论朝鲜文人金堉的集杜诗
-
作者:崔皙元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朝鲜文 文天祥 古典文献研究 作品 创作 杜甫 朝鲜朝 五言 王安石 文山
-
描述:王安石、南宋文天祥将其转变成严肃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文天祥基于与
-
试论汤显祖的《花间集》评点
-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评点
-
描述:了词境与诗境、词境与画境相比较的批评视角;在词史方面,探讨了花间词的艺术渊源,也探讨了花间词对宋词乃至元明曲的影响。鉴于汤显祖在文坛的地位和评点本身的质量,他的评点不仅扩大了《花间集》的影响,推进了
-
《牡丹亭》“下场集唐诗”艺术价值微探
-
作者:何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集唐诗 下场集唐诗 至情 至情 唐诗 唐诗 互文性 互文性
-
描述:《牡丹亭》全本共五十五出,有下场集唐诗共计54首。早在元代杂剧和南戏中都已经有了下场诗。虽然诗歌与剧情有所关联,但诗歌的更多文学功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本文拟以这54首下场集唐诗作为研究对象,突破以往
-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
-
作者:赵积优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敛财
-
描述:、具体措施以及实施的结果三方面对"青苗法"的敛财性特质进行分析,以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王安石变法。
-
论晏几道身上的“阿Q性”
-
作者:焦贻之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阿Q性 逃避 麻醉
-
描述:实的严酷和打击,回忆往昔生活以减轻现实中的失败之感;其次是词中大量虚构爱情,他描写与歌妓舞女的一厢情愿或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恋情,以获得满足麻醉自己。
-
南宋《胡笳十八拍》集句诗之书写及其历史意义
-
作者:衣若芬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琰 《胡笳十八拍》 集句诗 王安石 李纲 文天祥
-
描述:是延续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集句手法,仿效蔡琰自述乱离身世的叙事模式;二是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文学地位,推崇杜诗为集句诗写作的取材典范;三是实践"以诗为史",扩大了"诗史"的指涉范围。
-
延祐“雅正”诗坛与虞集的诗学思想
-
作者:周海涛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祐 虞集 宗唐复古 雅正 旁观者心态
-
描述:人心态之纠结、诗学思想之复杂。这种尴尬,也预示着诗坛即将发生的另一种深刻变革。
-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新论
-
作者:郭娟玉 来源:文学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玉茗堂 评点 词
-
描述:十八年乌程闵氏朱墨套印本,完整观照汤评的内容,并从《玉茗堂评花间集序》上溯欧阳炯《花间集序》的词学观点,深入掘发汤显祖论词的精神与特色,以见其承袭与新变。
-
洛阳地窖“性奴案”一审宣判
-
作者:暂无 来源:京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达6米的地窖囚禁6女子
李浩
11月30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浩故意杀人、强奸、组织卖淫、非法拘禁,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进行一审宣判:主犯李浩被判处死刑,其他从犯分别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和缓刑。
法院审理查明,2009年8月,被告人李浩为控制妇女进行淫秽视频表演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