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胡宏与王安石“与天道”观差别
作者:樊宏法  来源: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仁体义用  缘情立义  道德仁义 
描述:是从天道中推衍出来的一个逻辑环节。
简析《牡丹亭》中的与情
作者:杨艳琪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爱情  柳梦梅  文学家  后花园  主题  万历  祁彪佳 
描述:牡丹》。”《牡丹亭》一问世,就掀起了一场狂潮,“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性健康教育课最终应是审美教育
作者:张玫玫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健康教育课  性健康教育  异性  心理教育  重要组成部分  转变观念  性道德教育  性别教育  美感教育 
描述:性健康教育课最终应是审美教育
古代官名的袭古探析
作者:沈小仙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名  古代  《大唐六典》  《周礼》  王莽改制  历史文献  更替  御史  官制 
描述:典》仿《周礼》等。二是文人喜用古称,以示风雅。[第一段]
铭创建音乐图书馆
作者:苏唯谦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图书馆  高雅艺术  音乐图书馆  文化事业  讲座  文化名片  欣赏音乐  科技  图书资料  音乐艺术 
描述:铭创建音乐图书馆
从互文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化  互文  互文能力  《牡丹亭》 
描述:翻译策略的应用选择之中,重点讨论互文与异化翻译策略固有的紧密联系。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作者将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了在该译本中译者翻译技巧的具体运用,总结归纳了其翻译策略上
“凤凰”自比“黄鹤”好——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超越
作者:王国巍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滞缓重复  消极  个人  精炼  抒情怀古  积极  时代精神 
描述:历代对崔颢《黄鹤楼》的评价都非常高,而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多有贬低。其实崔诗开篇滞缓重复,在精神上是消极的、悲观的,是个人之愁。李诗在句法上概括精炼;在章法上抒情怀古巧妙地结合;在境界上积极奋发、乐观向上,是时代精神的代表。所以李诗不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胜于崔诗,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明代道士永馨的度牒说起
作者:魏德明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士  明代  度牒  礼部  王安石  闵行区  博物馆  和尚  出土  大明律 
描述:之印骑缝章,
痴情两公子 风华二词人:晏几道与纳兰德词之比较
作者:吕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  诗词  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晏几道  晏几道  纳兰  纳兰 
描述:北宋的晏几道和清朝纳兰德是在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词人,他们都是痴情的公子,在身世、禀赋、才华、性格与人生价值取向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均以小令见长,所以在词学研究中也就具有相当大的可比性。本文
晚明《孝经》论述的宗教意涵:虞淳熙的孝论及其文化脉络
作者:吕妙芬  来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孝经  虞淳熙  袾宏  净明道  罗汝芳  杨起元 
描述:孝感通神明的境界是学的最高境界,又相信人人心中有神明,都能够透过爱敬的斋戒心法(全孝心法)达到此境界,故他的孝论也十分强调斋戒修心的工夫,此斋戒之法又以《礼记》为依归。 第二部份讨论虞淳熙的孝论所具有的丰富文化思想资源,反映着前代《孝经》学与长期三教融合的学术背景,亦与晚明的学术氛围密切相关。试图从释道二教的孝观、晚明株宏的净土佛教、元以降高度理学化的净明道,以及晚明罗汝芳、杨起元一服的良知学,来说明此孝论的丰富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