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深情旷远,寂寞感伤:从《珠玉》看晏殊的内心世界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  珠玉  内心世界  内心世界 
描述:以《珠玉》为研究基点,结合宋初的政局变化与文化思潮,通过对晏殊细腻心理描写之词的探究,考察晏殊在典丽圆融风下,抒发诸如相思怨别等人生常态情感之时,所传达出的理性情思和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揭示晏殊
晏殊婉约书写与北宋文人文化
作者:杨风银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婉约  悲情书写  北宋文人文化  历史文化语境 
描述:里的悲情书写也是不可忽略的条件因素。
从晏几道中体悟词人不可为而为之的痴情
作者:鲍宇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可为  为之  今昔对比  痴情 
描述:晏殊之子晏几道传承其父的“花间”传统,抒写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其中的思恋对象很明确,即表现他与四位歌女之间的情感往事。晏几道感情真挚、执著痴情,把自己对过去温馨场面的回忆和现实
视阈融合下晏殊的思想价值探究
作者:孙亚奇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视阈融合  宛敏灏  叶嘉莹 
描述:所体现思想价值的理解逼近真实。
梦魂无拘检 千古伤心人:试析晏几道“梦”的悲情世界
作者:余建平 段兴林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悲情世界  时间  空间 
描述:晏几道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和体验全部投入到他的中,在现实世界之外,开创了一个梦幻般的悲情世界。
不言金玉,惟说气象:论晏殊中的富贵气
作者:熊娜娜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金玉  气象  富贵气 
描述:出来。
可耐光阴似水声:浅论晏殊《珠玉》中的时间情结
作者:杨凌峰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玉  《珠玉  宋词  宋词  时间  时间 
描述:晏殊的《珠玉》中有大量关于时间的作,并且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词人明显的世间情结。通过这种时间情结,晏殊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情感的深沉感慨和理性思考,即韶华易逝,人生易老,必须把握住眼前
曾慥《乐府雅词》不录晏殊等人之探测
作者:王慧敏  来源: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慥  乐府雅词  雅词标准  选源 
描述:原因相似,乃因其作不符合曾慥的"雅词"标准所致;而不选黄庭坚、秦观二人和苏轼落选的原因大致相同,并不是曾慥本人的主观想法,而是受当时的选源所限。
生命哀愁的深情抒写:浅析晏殊中的生命意识
作者:张艳艳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生命意识 
描述:晏殊以一个诗人的敏感锐感,体悟着生命的短暂、人生的苦痛,他用文字尽情地表达着对于生命的爱与哀愁,其"情中有思"[1],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表达,提升了晏殊
“纯情”诗人与“理性”诗人:读叶嘉莹《大晏的赏析》
作者:章淑珍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嘉莹  理性  晏殊  圆融  李煜  赏析    浣溪沙  成功与失败  观照 
描述:叶嘉莹先生在《大晏的赏析》一文中,评说大晏的伊始,就将大晏定义为一名"理性"的诗人,原因是其圆融平静的风格和他富贵显达的身世。"诗人的性格约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成功的类型;而另一种则是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