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不信东风唤不回:拨乱反正中一次破冰之旅
作者:吴炳南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不信东风唤不回》  吴炳南 
描述:时届耄耋,回眸60年文艺生涯,平淡无奇,乏善可陈,稍为有点意思的一件事,却是与新闻勿搭界的特约记者的破冰之旅,可谓是歪打正着。1979年2月4日,农历已未年正月初八,时值立春,是个星期日。这一天,距1978年5月安徽省文联
怪味NBA
作者:张铭  来源:当代体育(篮球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怪味NBA》  张铭  篮球  小说 
描述:怪味NBA
“船背”不应是“船顶
作者:施孟文  来源:教苑荟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释  教材    小说 
描述:其中,啧啧称奇,无论是前者给我们听觉上的冲击还是后者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都让人叹为妙绝、久久回味! 但笔者在教授《核舟记》一课时,却意外发现,无论教材还是其他的教辅资料都不约而同地把“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中的“船背”解释为“船顶”——笔者私认为这有悖常理、有违常情,势必扭曲作者原意,误导后人对这件精美微雕艺术品如实地、全面地了解。故不揣冒昧,抛砖引玉,将个人看法诉诸笔端,以期与教育界同仁一起探讨、共同商榷。 首先,本文借核舟的精巧布局来赞美人物的高超手艺,“奇巧”与“灵怪”前后呼应,统摄全篇。微雕艺人王叔远凭借在胸成竹、神工鬼斧,使自己手下的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用文中的原话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也就是说是什么刻什么、刻什么像什么。整体如此,局部也应如此。“题名其上”的“船背”如果是船顶,也即船篷的顶部,这个地方该怎么刻呢?我们知道,古代船篷顶部一般是钝角式或圆弧状的,这还不打紧,关键文中是“箬篷”,船顶上盖着箬草呢!我们想想南阳著名的茅草屋、想想北方常见的麦秸垛,这箬草覆盖的船顶怎么谈得上“夷”、如何题得了“名”、又怎样印得下“章”——此谓不合理。
周礼全自然语言逻辑思想研究
作者:王晓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式逻辑  自然语言逻辑  语义  语用  隐涵  预设  交际  修辞 
描述:是一个值得大力探索的领域。说话者应用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给听话者,从而使听话者产生了说话者所希望产生的思想感情,就是成功交际。逻辑结合语言是要研究丰富的自然语言中的逻辑形式,这要求结合语法修辞
“怂恿”应是中性词
作者:周继祥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贬义词  中性词  现代汉语词典  初中语文  感情色彩  新闻业务  写本书  鼓动  解释  修辞 
描述:,没有他的怂恿和敦促,我大概不会去写本书开头那些篇文字的。(《<语法·修辞·作文>后记》),这里的“怂
试论训诂精当之要诀
作者:赵步杰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古代汉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词义  训释  判断词  训诂  战国策  王安石  修辞 
描述:义和词与词的关系。一般的说,若是未发现前贤训释与文旨不通或欠妥,就不必以己之见否定事实。譬如:王力先生就否认在上古(公元三世纪以前)汉语中是为系词(判断词),而事实恰相反:
试论理学对《牡丹亭》中爱情观的影响
作者:贾力萌 鞠小勇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礼教  爱情礼教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小说  小说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标杆,它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形成这种特色,与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时代风气有重要联系。《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产生重要影响
宋熙宁年问社会变革的壮阔画卷:万斌生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
作者:邓全恩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社会变革  历史  生长  艺术作品 
描述:万斌生同志苦辛十载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终于问世了,这是临川籍作家以小说形式深刻反映北宋熙宁时期那场波澜壮阔的变革运动,全面刻划“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12卷
客栈惊魂
作者:李浩明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客栈惊魂》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小说  李浩明 
描述:黄昏,沙漠,客栈。洁白修长的手,滚动着的两个铁蛋,漆黑的铁蛋。手和铁蛋的主人是个中年男人,他抬头眯眼望着天空。“风大天阴,要有沙尘暴了吧,有生意了,有生意了。”他喃喃自语。[第一段]
欧阳昱英文创作述评
作者:梁余晶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昱  文学翻译  诗歌  小说  小说 
描述:澳大利亚华裔作家欧阳昱共著有26部英文作品,在澳大利亚多次获奖,但这些作品绝大多数在中国都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以反种族主义与表现移民身份为主线,从文学翻译、诗歌、小说和非小说四类文体角度,对欧阳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