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6)
报纸(82)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6)
地方文献 (19)
地方风物 (8)
宗教集要 (7)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0(12)
2009(15)
2008(14)
2005(9)
2004(8)
1995(3)
1993(4)
1983(2)
1982(4)
1981(1)
按来源分组
华商晨报(1)
生活报(1)
剧影月报(1)
星火(1)
辽宁群众文艺(1)
中国电视(1)
佛教文化(1)
羊城晚报(1)
半月选读(1)
福建质量管理(1)
巧夺天工奖/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巧夺天工奖/何
百岁剧院/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百岁剧院/何
黑人作家赖特/ 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黑人作家赖特/ 何
台湾故事/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台湾故事/何
飞人刘易斯/何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飞人刘易斯/何
发微
作者:王子初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竹笛  笛子  起源  乐器  史料  《周礼》  竹质  文物  史书  马王堆 
描述:两条途径;一是历代史书经传的记载;二要依据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印证。但是,自秦火以后,历代文献史料中关于笛子的记载实在是众说纷纭。笛、篪、箫、龠,常相混淆。后者往往因袭前者,以至以讹传讹,使今人莫衷一是,真伪难辨。从文物的考证来看,亦有其难;笛为竹质乐器,要在地下保存几千年而不至毁灭,原是极其困难的。
“令堂”述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庄子》  中国古代文化  《论语》  通假字  汤显祖  知其所以然  萱草  忘忧草  父母双亲 
描述:中国素称文明礼仪之邦,一向讲究谦恭礼敬。表现在称谓上,对自己以及自己一方的亲属,要用谦称;对对方以及对方的亲属,则用敬称。“令堂”一称就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有的人对“令堂”一称不甚了了;有的即使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令”还好办些,它有“美、善”之义...
张性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 年份:193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性
宋诗的“”与“流”
作者:聂巧平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以学问为诗  ”与“流”  《通论》  传统文化  诗歌创作  宋型文化  宋代士人  杜甫  王安石 
描述:宋诗的“”与“流”
王安石新法的淵
作者:漆俠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5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江西  李觏  改革  青苗法  宋史  制度  集卷  保甲法  北宋 
描述:安石既同是江西人,李觏又作過‘周禮致太平论’,安石不僅一生篤信‘周禮’,且曾將他幾項重要的新法從周禮上找出依據;像這樣的巧合,那么稱安石的一些改革主張源自李觀,似不該再有任何異議,可是,進一步檢討起來。這种說法實在不能够成立。安石雖然是江西人,但他與江西的关係却極其疏遠。自蔡上翔所撰的‘王荆公年譜考略’看來,安右大約在十歲以前及十四至十五之間居住在江西,此外則僑居於各地,就中金陵(南京)是他一个住得最久的地方。並在那儿落戶。同時,我們不僅自现存的李王的詩文中找不出他們酬酢之迹,印在其他的文献中也同樣的找不出他們交往的記载。所以,李觀雖是安石的先輩鄉賢,但却無法在這方面找出積極的证据来说明李觏曾給予安石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