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工安石的贡举改革
-
作者:张希清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贡举制 诸科 熙宁 经术 宋神宗 明经 科举制度 司马光 通经致用
-
描述:的改革,将另行探讨。
-
清郁二陈汤临床应用举隅
-
作者:骞骏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陈汤 万病回春 龚廷贤 肝气犯胃 黄连 半夏 苍术 白芍 生姜等 香附
-
描述: 清郁二陈汤出自明·龚廷贤《万病回春》。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焦栀、黄连、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白芍、甘草、生姜等13味药物组成,本方为“酸水刺心及吞酸嘈杂”而设,治疗肝气犯胃,胃脘痞结,湿热郁蒸,瘀血阻络,痰饮内阻郁而化火,食滞伤胃
-
宋代提举常平司制度初探
-
作者:贾玉英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举常平司 宋会要辑稿 四库全书 文渊阁 提点刑狱 商务印书馆 公元 王安石变法 熙宁 常平仓
-
描述:宋代提举常平司制度初探贾玉英宋代提举常平司创置于改革的热潮之中,既是地方行政机构,又是路级监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宋代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文化发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宋代提举常平司的设置
-
龚廷贤运用补中益气汤临床经验举隅
-
作者:吴伟 罗会林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临床经验 补中益气汤
-
描述: ,处处顾护脾胃 ,而调理脾胃诸方中 ,又以补中益气汤为群方之首 ,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病证。其运用之娴熟 ,化裁之巧妙 ,可谓得心应手 ,匠心独具。兹将龚氏运用补中益气汤临床经验述略如下 :1 治
-
吃苦果的应是举拳头的人
-
作者:王树霞 来源:农家女百事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吃苦果的应是举拳头的人
-
小学古诗词类活用举隅
-
作者:林明华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活用 词类活用 能愿动词 名词 古诗 王安石 小学语文教材 艺术效果 训释 副词
-
描述:江南岸绿”。形容
-
温清饮皮科应用举隅
-
作者:张军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清饮 四物汤 黄连解毒汤 严重影响 生活起居 万病回春 崩漏 龚廷贤 气血两虚 清热泻火
-
描述:案,介绍如下:1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风痒):马某,男,60岁,1990年10月5日初诊。患者自述近几年来,每逢秋冬季节,全身皮肤作痒,持续半年方休,严重影响了生活起居。遂于初秋就诊。就诊时,皮肤瘙痒
-
古代文人文集命名类举
-
作者:有心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者 命名 樊川文集 王安石 古代文人 诗文集 书室 袁枚 诚意伯 柳河
-
描述:古代文人文集命名类举
-
祖国临床医学史成就举隅
-
作者:尹莲芳 田立言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尸厥 祖国医学 证候 隐白穴 外伤科 麻醉 危亦林 足大趾 大厥
-
描述:候。《素问·缪刺论篇》对“尸厥”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急救方法:“刺其足大趾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隐白穴),后刺足心(涌泉穴)……”。
-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贡献举隅
-
作者:胡玲 唐巍 吴子建 刘广霞 牛淑平 白良川 陈卫华 夏晓红 胡吴斌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安医学 针灸理论 著名医生 杨玄操 汪机 吴昆 吴亦鼎 郑梅涧 徐春甫
-
描述:介绍新安医学与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发展的贡献。通过对杨玄操、吴昆、汪机、吴亦鼎、郑梅涧、徐春甫等历代数位著名新安医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和特色进行梳理凝练,分析其对针灸理论的阐述和学术传承的贡献,以期挖掘其对现代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