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介与元末吴中文坛
-
作者:刘君若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饶介 饶介 西园 西园 醉樵 醉樵
-
描述:元末吴中文坛临川人饶介是位产生过一定影响并相当留意于文学和文人的人物。其于元末张士诚政权中先后出任郎中、参军、左丞诸职,掌管文章之事。举办醉樵歌文会,营造自由自傲和享乐的人文环境;以西园为据点
-
一幅春末风光画——读曾巩的《城南》诗
-
作者:刘福龙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田园诗人 陶渊明 福州城 曾巩诗 王维 自然风光 熙宁 青草 笔调
-
描述:的大师。在他们的作品中,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给人以自然
-
晏几道[诉衷情]组词末首题旨辨析
-
作者:刘化兵 宋祥双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诉衷情] [诉衷情] 题旨 题旨
-
描述:晏几道[诉衷情]组词之第八首,孙望、常国民主编《宋代文学史》、王根林校点《小山词》以及覃媛元撰《晏几道年谱》中,皆把它理解为表现时事政局的词作,覃撰《年谱》中更判定它是伪作。其实,该词并非表现时事政局,亦非伪作,其题旨与本组词中其它词作一样,都是用来表现男女相思离情的。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 《风赋》 《风赋》 描绘 描绘 土壤 土壤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蒴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 "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足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米虹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风赋》 原文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
-
元末书法家饶介与《床楣楠木帖》
-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末明初 书法家 册页 诗人 小品
-
描述:2006年嘉德春拍,有一幅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饶介的册页(一开)受到圈内识家的注意。这幅题为“床楣楠木帖”的册页,尺寸(27.2×36.2厘米)不到一平尺。估价仅10万元的尺牍小品几经争夺
-
宋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纹平。
绿阴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
这是宋朝宰相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游建岙所赋的一首诗,勾略了建岙的风景轮廓。鄞江镇建岙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北偏西方向,距宁波25公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老村子,沿着蜿蜒的小路,沿路可见保存完好的青砖黛瓦、飞翘的屋
-
“宋本”与“建本”
-
作者:刘国珺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阳刻本 天禄琳琅 宋本 《直斋书录解题》 宋敏求 图书事业史 陈振孙 《周礼》 《遂初堂书目》 版本学
-
描述:“宋本”与“建本”
-
宋神宗论
-
作者:鲁尧贤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熙丰变法 变法改革 士大夫 历史真实 决定性作用 市易法 北宋中期 司马光
-
描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