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学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
作者:钱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静  罗汝芳  归寂  王阳明  黄宗羲  百姓日用  圣人之道  道家  明清之际  本体 
描述:、黄宗羲都有影响。“主事派”以钱德洪、欧阳德等为代表,倾向于王阳明晚年的“事上磨炼”说,且以工夫取代本体,为后来的经世之学奠定基础。五派之中,唯“主事派”与“主敬派”尚能跟上时代步伐。以上的各种现实主义
《远山堂曲品·剧品》略说
作者:洪欣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祁彪佳  魏晋南北朝  我国古代  文艺批评  本体  汤显祖  戏曲作品  批评视角  远山  研究成果 
描述:《远山堂曲品·剧品》继承了上述本体批评的传统,把批评视角主要指向作品本体,品评优劣,划分等级,特别是吸收了吕天成《曲品》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扩展,成为一
宋明浙东事功学与心学及其合流——兼论王学的思想来源及性质
作者:滕复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浙东  王阳明  永嘉  陆九渊  思想来源  本体  宋明  知行  朱嘉 
描述: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
儒释道的融合和宋明理学的产生
作者:贾顺先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理学  “理”  主观唯心主义  《朱子语类》  客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儒释道  本体  王守仁  朱熹 
描述:”(《朱子语类》卷一);而另一者则认为:“心即理也”(《象山全集》卷十一《与李宰书》),“心之本体,即天
论包恢的文艺思想
作者:饶龙隼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思想  严羽  陆九渊  陶渊明  论诗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本体  诗歌创作  艺道  美学原则 
描述:文肃。
晚明童心说之学术渊源及其与佛学的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童心说  罗汝芳  赤子之心  学术渊源  本体  袁宏道  汤显祖  李贽  佛学  佛教 
描述:晚明童心说之学术渊源及其与佛学的关系黄卓越晚明时期,中国传统思想再次遭遇了重大的结构性变迁,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王阳明发动并漫及整整一个多世纪的儒学革新运动。运动的产生固然与社会生活之变动及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旧理学之积弊日深有关,但由其理论的组成形式看,...
古典诗歌中的比喻
作者:吴宗渊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喻句  古典诗歌  喻体  本体  喻词  现代汉语  文学创作  白居易  修辞手段  王安石 
描述:一概说比喻,是非常重要的最基本的一种修辞手段。从古到今,不论文学创作,理论文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常被广泛地运用着。对于文学创作,秦牧把这比喻譬作“语言艺
论王守仁良知说的形成
作者:林恒森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王学  致良知  本体  知行合一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学说  心外无物  心学 
描述: 中国哲学史上往往以“陆(九渊)、王(守仁)心学”连称,然而陆、王在哲学史上的境迂则大不相同。陆九渊之学说未满百年“其说已泯然无闻。”(《宋元学案》卷五八);而王守仁在有明一代则开了另一种气象。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的序中写道:“有
“推阐理势”:苏轼政治哲学的逻辑理路
作者:张宏斌  来源:原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哲学  逻辑理路  政治制度  王安石  天道  人性  社会规则  绝对性  本体 
描述:如何呢?下文拟主要稽考其生平、文字创造、经解等以察之、详之。
晚明文学革新中的“童心”说
作者:李婕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革新  童心说  王阳明  罗汝芳  本体  汤显祖  袁宏道  文学家  孟子  思想家 
描述:新思想所包含的学术底蕴。一、王阳明的"心性"说"童心"这一概念就词源学上看,虽也可溯于老子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更与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