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音乐创作谈
作者:李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牡丹亭  音乐创作  新版  配乐  寻梦    昆剧  游园  昆曲 
描述:所谓戏曲,一半看戏,一半听曲,而昆曲中的曲又分唱腔和配乐这两部分。由于新版《牡丹亭》的定位是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出新,强调“现代意识”,所以音乐自然也不能例外。
英译《牡丹亭》选场(英)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选场  Village  Theta  汪榕培  Scene  Report  What  大连 
描述:英译《牡丹亭》选场(英)
谈新编本《牡丹亭
作者:周巩平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编本  牡丹亭    现代意识  作者本意  《六十种曲》  相异处  《缀白裘》  昆曲  虚实相生 
描述:新编本《牡丹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现代人用现代意识的“寻梦”,尽管可能与作者本意旨趣有相异处,但毕竟使一些文学青年找到了爱好昆曲的途径。 《牡丹亭》新版缩编至三十五出,颇有不同看法。但笔者以为重现
牡丹亭》百家谈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员  昆曲  昆剧  观众  舞美  花道  导演    李雪梅 
描述:徐幸捷(上海文化局) 总体上讲,这是一部精典之作、精心制作、精打细摩、精彩纷呈。 全本上演《牡丹亭》,编、导、演面对这样一部古典名著,持尊重、审慎的态度,要尽力展现昆曲本体的灵魂,在本体精神增加
牡丹亭》把我带进了昆曲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上海昆剧团    柳梦梅  现代化  演员  戏曲研究  音乐伴奏  综合素质 
描述:《牡丹
昆剧《牡丹亭》研讨会纪实
作者:王韵书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研究    研讨会  舞台美术  昆剧  古典作品  汤显祖  现代意识  昆曲 
描述:、江巨荣、王家熙、张德林、张军、尹永华、张铭荣、彭本乐、金长烈、陆娟、王韵书
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概述
作者:江巨荣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研究概述    二十世纪  曲学家  戏剧史  曲律  研究者  研究资料 
描述:学术上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论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至说  情至说  梦幻  梦幻  心理流程  心理流程 
描述:色彩。本文对剧作女主人公的心理情感流程(即所谓心灵的辩证法)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论《牡丹亭》的民俗文化底蕴
作者:翁敏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文化  汤显祖  柳梦梅    民俗学  民间文艺  艺术思维  民俗心理  野性思维 
描述: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如意则可以无所不如。”(《序丘毛伯稿》)这段话语若用在对他自己《牡丹亭》创作的总结上,更是恰如其分!汤显祖,正是这样的一位“奇士”。
王骥德《曲律》与诗学传统
作者:解玉峰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诗学传统  曲律  沧浪诗话  曲学  诗学批评  诗教传统  词源  严羽  牡丹亭 
描述: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词为诗余,曲为词余。今之词曲,即古之乐府(王骥德《曲律·杂论下》)。自觉地将词曲纳入到诗的传统之下,这不仅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多少反映了词曲创作的实际,因为词曲家们本身也是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