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貌修养应是旅游职业教育的必修课
-
作者:栾扶桂 来源:旅游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职业教育 礼貌修养 旅游工作者 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 旅游人才 礼貌的本质 道德教育 礼节 心理需求
-
描述:礼貌修养应是旅游职业教育的必修课栾扶桂北京联大旅游学院社科部礼貌修养是旅游工作者的最基本、最必要的素质,因此,在旅游职业教育中,应该把礼貌修养作为一门必修课。礼貌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畴,根据道德的分类,它属于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礼貌是人们...
-
王安石的德育思想
-
作者:龚抗云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道德教化 原则和方法 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人性论 物质利益 道德的本质 德育思想 道德修养
-
描述: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以及中小地主破产和农民生活痛苦的种种情况,因而产生了变法主张并逐渐形成了他的变法思想。嘉佑五年(1060)他写了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岳麓书院山长丁善庆述评
-
作者:丁平一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曾国藩 翰林院 述评 教学方法 山长 墓志铭 书院教育 道德教育 黄爵滋
-
描述:院侍读学士。其任职,为国史馆总纂,庶常馆提调、文渊阁校理,奏办院事。其使事,为戊子科(1828年)贵州乡试正考官,辛卯科(1831年)广东乡试正考官,乙未科(1835年)会试同考官,其秋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咸丰二年(1852年)加三品卿衔(参见曾国藩撰:《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
-
“行己有耻”
-
作者:朱珊 来源:学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羞耻感 行己有耻 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知耻 道德教育 耻感文化 陆九渊 真正意义 传统道德
-
描述:中国文化以伦理见长,古代"三不朽"中,首重"立德"。千百年来,层累厚积,形成了广博深厚的美德传统,成为我们今天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这里选取诚信、修身、重耻、慈善四个论题,作一初步探讨,希望引起学界和社会的进一步关注。
-
好人应是真人而非圣人
-
作者:十年砍柴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 思维模式 手表 生活用品 雷锋 道德形象 主流 救助 史料 道德教育
-
描述:一个圣人。
-
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应是关于如何体验生命的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小学德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 技术教育 集体主义 青少年 身体
-
描述:潘跃玲、熊和平在《教育导刊》2012年第8期撰文指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如片面地将生命教育理解为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或者生命技术教育等。生命是建立在
-
德主刑辅,道一风同:《周礼》所见古代地方首长的治政理念
-
作者:彭林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主刑辅 周礼 理念 道德教育 民众 行政区划 原则与规范 地方 社会生活 教法
-
描述:掌政典,主管军事;秋官大司寇掌刑典,主管司法;冬官大司空掌事典,主管工程;总称六典。
-
从陆九渊的“学为人”教育思想看今天学校教育的现状
-
作者:翟蓉 来源: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 陆九渊 现状 道德修养 道德教育 教育改革 做人
-
描述:本文主要介绍了陆九渊“学为人”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重践道等,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
-
但是相思莫相忘 牡丹亭上三生路: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武
-
作者:邓晓燕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相思 武汉大学 昆曲艺术 大学生
-
描述:2008年4月3日至5日,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武汉大学(以下简称武大),细腻、温婉、高雅的昆曲艺术经典《牡丹亭》以其独特的魅力令80后的大学生们如痴如醉!
-
藏汉族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藏族大学生心理研究之一
-
作者:雷永生 刘荣生 谭向明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汉 藏族大学生 需要结构 汉族大学生 黄希庭 心理研究 基本需要 自尊自立 求知需要 调查结果
-
描述:论,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具有很 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国内,有关研究还刚刚开始,一九八八年《心理科学通讯》第二期 上刊载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黄希庭教授等人对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结果,他们 采用问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