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1)
期刊文章(47)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2)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2)
地方文献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10)
2012(12)
2011(21)
2010(14)
2006(6)
2003(1)
2002(2)
2000(4)
199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山东大学报(1)
金融信息参考(1)
咬文嚼字(1)
人民代表报(1)
中国医药报(1)
中国中医药报(1)
新世纪周刊(1)
月读(1)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
杂感四则
作者:陈章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星级宾馆  杂感  电脑密码  大学生  大城市  单位  机械化  收购站  刘绍棠  世界 
描述:相当于……听北方某大城市的朋友说,他们那里需正处级以上干部才能知道收看香港凤凰台的电脑密码,另就是涉外单位和五星级宾馆可以收看。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广东老百姓,个个都"相当于正处级以上";鄙人供职的废品收购站"相当于涉外单位",我家那间小瓦房"相当于五星级宾馆"。
好团队应是学习型的
作者:晓蕙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习型  团队  本科生  所长  小池塘  学历  博士  过水面  代表  单位 
描述: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
水莲花尽木莲香
作者:赵艳霞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莲  木芙蓉  品质  莲花  田园  中国共产党  单位  高考  王安石  碧桃 
描述:一直以为金秋十月是属于田园的季节,沉甸甸的枝头挂满了红的苹果、黄的梨、粉的桃儿,纵横伸展的垄间铺展着黄的稻、绿的瓜,缤纷的色彩伴着浓浓的果香吹开了农人们的笑脸,而田园之外的十月则显得单调多了,萧瑟的风吹打着人们的脸颊,掀拉着人们的衣衫,经霜的衰草秃枝横斜在匆忙的赶路人眼中。
钟南山:先进党员应是单位行家
作者:郑天虹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钟南山  呼吸疾病  共产党员  理想信念  病情严重  科学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院长  合理使用  爱丁堡 
描述:钟南山:先进党员应是单位行家
何涛默默无闻的基层质量人
作者:舒廷聪  来源:四川质量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基层质量  技术推广  斑点叉尾  淡水养殖  养殖户  水产业  水产品  养殖技术  四川省  科学技术进步奖 
描述:走进何涛的办公室,他正在听音乐,用的是随身听。看到记者来了,他赶紧热情地招呼,并拉开抽屉将随身听放进去,抽屉里散乱地放着几盒磁带。随身听是10多年前最时髦的休闲装备,当时颇为洋盘地叫“walkman”。随着MP3、MP4的出现,walkman早已随着记忆远去。$$听说记者要采访,何涛很爽快,“还是谈
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提供经验
作者:暂无 来源:青田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郑毓麟)昨日,市政协副主席吴炳全率市政协港澳台侨委相关人员来我县,就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工作情况展开专题调研。县领导吴飞飞、陈海民、钟秋毫陪同。 吴炳全一行首先来到山口镇,实地察看了著名
创先争优应是基层党建的常态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创先争优应是基层党建的常态
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管理的模式
作者:刘永华  来源:福建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基层管理  中国传统  基层社会  社会组织  管理组织  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  “修齐治平”  乡村控制  《周礼》 
描述: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相保相守”的统制体系之中,可见在儒家的政治模式中,并非否定了家国之间中间状态(亦即“社会”之本义)的存在根据,而是早就设定了这一状态,并且,由于这一状态比起宗法组织更可能构成对国家挑战的某种渊薮,提出了在此状态中进行严格统制的必要。作为先儒发表自身政治主张的著作,《周
铜川市王益区检察院医疗“绿色通道”保障办案安全
作者:倪建军朱海燕张聪  来源:检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倪建军通讯员朱海燕张聪)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检察院与铜川市人民医院近日签订了保障办案安全的“绿色通道”协作协议。协议规定,检察院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或是询问被调查人的过程中,如被讯(询)问人突发疾病,应当及时联系该市人民医院;人民医院在收到信息后,应及时派员到场诊治。如需将被讯(询)问人送往
“大医生进居民区”应是医疗改革方向
作者:暂无 来源:三晋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医生进居民区”应是医疗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