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挝驻昆总领事馆建造馆舍使用土地的执行协议》在昆签署
-
作者:刘欣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老挝驻昆总领事馆建造馆舍使用土地的执行协议》在昆签署
-
汪机 徐春甫
-
作者:翟屯建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学史 著书立说 新安理学 人才基础 上层社会 接班人 宫廷 名气
-
描述:为首发起并组织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编纂《古今医统大全》100卷,使新安医学走入上层社会,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
考《临川先生文集·补遗》误收梅尧臣诗二首
-
作者:寿涌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集 先生 临川 补遗 诗歌 梅尧臣 误收 研究成果
-
描述:明刊本<临川先生文集>是根据南宋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刻本覆刻的,它保存了宋刻本的原貌,诞生年代较早,搜集又相对齐全,所以是学界公认的善本.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咏王昭君诗赏析
-
作者:陈南先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毛延寿 文学作品 汉元帝 昭君故事 王安石 我国古代 诗歌 咏昭君诗 立意
-
描述: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避司马
-
走近一个人,感受万般情——《泊船瓜洲》教学解读
-
作者:高祥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古诗 诗歌 学生自读 解读 学生感受 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 过学习
-
描述:一、基于《泊船瓜洲》诗歌本身(字面或感性)的研读1.导入: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试着走近一个人,了解一段史,感受一种情。(板书:泊船瓜洲)2.师
-
让古诗教学扎实而灵动
-
作者:张敏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引导学生 诗歌 教师 情感 想象 语言文字 乡愁 老师 王安石
-
描述: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常常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在诗外徘徊。
-
故事,一个孩子的名著:配合第九册课文《师恩难忘》
-
作者:黄家齐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故事 北运河 名著 通州区 人生际遇 文学大师 老师 作品 诗歌
-
描述:刘绍棠,著名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1936年2月生于北运河边上的一户农家。他幼年成才,13岁开始发表诗歌小说等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他一生全部的作品几乎都与那条烟波浩渺,沉浮
-
《泊船瓜洲》三重思乡情
-
作者:何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小学语文教材 诗歌 故乡 文学鉴赏 春风 江南 钟山 绝句
-
描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因其经典,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传统诗篇。然而,大多教师对其诗歌的理解总是浅尝辄止,而文学鉴赏讲求知人论
-
民盟盟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胡苏云认为: 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土
-
作者:钱颖 来源:联合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通讯员 钱颖
目前上海的镇保,采取的是对失地农民根据征地筹资和15年一次性缴费、按月发放的办法。这对远郊区镇造成了财政压力,但因与土地收益脱钩,近郊农民却有不满。对此,民盟盟员、上海社科院
-
促进滇沪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李纪恒率云南代表团在上海考
-
作者:施铭 周灿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促进滇沪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李纪恒率云南代表团在上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