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76)
报纸(598)
学位论文(554)
图书(176)
会议论文(6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61)
地方文献 (293)
才乡教育 (265)
地方风物 (145)
文化溯源 (109)
非遗保护 (66)
宗教集要 (25)
红色文化 (7)
按年份分组
2014(355)
2013(202)
2011(250)
2008(178)
2007(162)
2006(141)
2005(113)
2002(60)
1995(41)
1984(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692)
抚州日报(155)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
江西教育(5)
齐鲁书社(3)
今日科苑(3)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初中生之友·学习号(1)
晋中学院学报(1)
文化与财富的新解
作者:从维熙  来源:杂文选刊 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财富  文化人  儒学  社会底层  清代  刘绍棠  新解  道德  流传 
描述:"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这是清代文人王永彬在他的《围炉夜话》中留下的一首中国文化人的绝唱。能不能这么说,这番话既是他个人的声音,又是他对两千多年来儒学孤傲精神的一种概括。时
文化和娱乐是如何成为仇人的?
作者:张华立  来源:视听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娱乐  中国传统文化  孟德斯鸠  贾宝玉  寓教于乐  潘金莲  智慧  周礼  进化  客厅 
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客厅里,娱乐是没有座位的,连侧身站立的地方都没有。即便有,也得"寓教于乐":孔老二的手舞足蹈,那是得了周礼的真谛;潘金莲的凡三百和贾宝玉的
新旧《牡丹亭》与中国古典文化
作者:刘素娥 吴媛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化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汤显祖  新旧  大学生  传统剧目  戏剧史  爱情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中最富盛名的传统剧目,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整个昆曲艺术的式微,昆曲大戏《牡丹亭》也在渐渐被人们淡忘。
《三字经》的作者及文化意义管见
作者:吴光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字经  王应麟  文化遗产 
描述:《三字经》是一部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既富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儿童启蒙读本,其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三字经》的作者应是王应麟,但至今流传的《三字经》已经不是一家之言,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文化遗产.
吴澄诗歌的文化内涵
作者:王素美  来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诗歌创作  文化内涵 
描述:吴澄要求诗歌创作应表现"情性之真"、"自然而然",因而他的诗自然典雅,又因其是著名理学家,所作之诗又讲究情性,具有诗人之诗的特点。本文试从学者之诗和诗人之诗两个侧面来考察吴澄的诗歌。
汤公寻梦文化之旅
作者:李小菊 刘祯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牡丹亭  纪念馆  昆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十番  表演  文化 
描述:江遂昌召开的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有幸重走先圣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论汤显祖归隐临川后的戏曲创作
作者:邹自振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记》  《南柯记》  《邯郸记》  《邯郸记》  创作  创作 
描述:推向了辉煌的巅峰.
抚州临川一中校长获殊荣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法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饶礼喜、记者章满书报道:近日,抚州市临川一中被评为“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校长饶祥明喜获“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卓越校长”称号,我省仅此一人
中国十大名牌中学——临川一中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临川一中2004年高考成绩朱建峰(理科)716分江西省第一名余 晟(理科)712分江西省第二名录取清华大学6人:朱建峰万盼盼余晟陈凤根涂顾开万文光 录取北京大学6人:徐昕航陈可人杨欣丁晨刘婷游志泉
江西临川一中“高考神话”揭秘
作者:暂无 来源:新知讯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38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身后,是临川一中这艘“教育航母”参加高考的可观阵容。教育产业化使得学校铆足了劲争取高升学率,从而争取更多的学生和学费…… “江西小镇50名学子考上清华北大”,“一所中学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