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南宋《胡笳十八拍》集句之书写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衣若芬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琰  《胡笳十八拍》  集句  王安石  李纲  文天祥 
描述:是延续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集句手法,仿效蔡琰自述乱离身世的叙事模式;二是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文学地位,推崇杜为集句写作的取材典范;三是实践"以为史",扩大了"诗史"的指涉范围。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作者:宫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禅  诗歌  研究 
描述:形式和技巧亦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其诗歌技巧的形成与他非凡的经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对佛理禅旨的精妙把握关系密切。禅宗“翻案法”直接启示了王安石的翻案的创作。无论是翻历史旧案还是推陈出新都能
王安石的“妙笔生花”与我的“美丽错误”
作者:暂无 来源:销售与市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人物  异曲同工  宋神宗 
描述:因写专栏之故,翻阅宋朝历史人物,发现北宋神宗宰相王安石少年时的“妙笔生花”轶事,与我个人20年前一场算命经验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敞和王安石性情论的比较研究
作者:乐文华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敞  王安石  性情论 
描述:刘敞和王安石都很重视人性论,都辩证地看待性与情的关系,前者认为仁义即性、礼乐即情,性与情的关系就好比是神与形的关系,而后者认为"性情一也,性本情用"。从性情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具有创新精神
王安石对儒家心性论传统的超越
作者:魏福明  来源:学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心性论  王安石  超越 
描述:付诸实现,从而超越了发端于先秦思孟学派,成熟于宋明理学的狭隘心性论传统。
王令与王安石交往综论
作者:王瑶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令  王安石  交往 
描述:人济世安民的远大志向和高拔流俗的竣洁人格。
王安石变法思想之人才变革
作者:斯彦莉  来源:杭州文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人才  变革 
描述:本文以王安石的人才变革思想,探讨王安石的人才改革思想。以此为切入点,表明王安石的人才思想是一种内圣外王相统一的体系。王安石变"法"最终落实在变"人"上,即变"法"重在变"人",是王安石变法思想
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
作者:刘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政治关系  思想变化 
描述:探讨《辨奸论》之影响与意义,《辨奸论》之出现也便意味着二人之仇怨已至无法可解之地步,便如鸿沟一般隔开二人,以至于对后来苏轼兄弟与王安石之态度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贯穿一生。第二章主要论述“乌台案”之前苏轼
王安石新学哲学的创立
作者:张立文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太极    性命  新故相除 
描述:乐结合并当于理的情之发动;再次,王安石提出新故相除说,不仅明确万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亦是其变法的理论支撑。王安石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为理体学的开创起着推动的作用,其《三经新义》亦开出转训诂之学为义理
一世界 有“情”才经典:对《泊船瓜洲》一课的反思
作者:徐捷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  学生情感  诗歌  泊船  王安石  写作背景  古代文学  小学语文教材  教学重点  反思 
描述:理所当然地成了我课堂上的教学重点。我备课时将本课的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