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28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
作者:彭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0628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
《周礼》中所见法制研究(刑法篇)
-
作者:张全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刑法 法制研究
-
描述: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予先秦刑法发展、变化过程中考察《周礼》所见具体条文的时代性,并进而揭示出先秦社会的若干特点。|For a long time,the argument
-
《周礼》六艺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
-
作者:董金裕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地官》 六艺 教育
-
描述:心交融、人我互动。六艺教学合乎五育并进的全人教育,可作为我们今日的取法之资。
-
《周礼正义》(春官第8册)校对商榷
-
作者:汪少华 颜春峰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校对漏误93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倒
-
《周礼正义》楚本、中华本误改辨正
-
作者:颜春峰 汪少华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校勘 楚本
-
描述:《周礼正义》楚本和中华本的误改主要表现为:不注意校释术语;不注意表述方式;不注意用字规则;不注意词义;不追究僻义;不注意孙氏之校;不注意所据版本;不据原书改正引文讹误;不核原书擅改引文;所据失实;引
-
魏了翁《周礼折衷》经学特点探析
-
作者:夏微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了翁 《周礼折衷》 宋代《周礼》学
-
描述:放矢地批驳;对于宋代《周礼》学代表作王安石的《周官新义》,魏了翁一方面肯定其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则批评王安石阿附郑《注》,未能领会《周礼》所蕴先王政治精髓,导致变法误国.这些特点展示了魏了翁的《周礼
-
试析《诗经》刺谗诗之周礼意蕴
-
作者:梅显懋 杨阳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但是,以激烈的言辞斥责假恶丑的东西,目的是让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斥责奸佞小人的奸诈无耻的言行,也正是为使人们形成温柔敦厚的品格,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从采编《诗经》的人来看,刺谗诗完全符合周礼的尚
-
刘歆不可能伪造、伪改《周礼》
-
作者:刘霖映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歆 《周礼》 《周官》 作伪
-
描述:关于《周礼》,一些说法是误解。多种事实和合理理由说明,无论西汉时期还是王莽时期,刘歆不可能伪造、伪改之。
-
西周封国之自主与交融-周代封建性质的再检讨
-
作者:王瑞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封建制 分封制 内自主 外自主 文化殖民 周礼 天命 诸夏意识
-
描述:周人封建「文化殖民」的影響下,中原地區的封國雖然是一個個「自主」的政治體,但卻又是相互「交融」的文化體,這對促進華夏民族的形成與擴大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
孔子诗教的历史渊源:试探周代礼官制度中的诗教
-
作者:吴昌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三百 诗教 乐教 孔子 周礼 礼官 德 赋诗
-
描述:度以及詩三百的流傳途徑息息相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為對孔子詩教之歷史淵源的考察,也可以視為對中國詩教探本溯源的嘗試。
本文所稱的「詩教」,指的是古代以詩三百的相關篇章作為教本的教學活動。本文探究的焦點,包括了周代詩教得以成立的基礎、背景,以及它實施的情況、應用的功能,與具備的內涵特質。我們發現,詩文本的性質、詩文本的流傳途徑、詩文本的應用功能,是掌握詩教問題的重要線索,而本文的論述也圍繞著這三條彼此交縱的思路進行。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本文從周代禮官制度的相關文獻記載切入,針對「孔子詩教的歷史淵源」這個論題,提出如下的初步結論:
(一) 詩三百是禮樂文明的產物,其內容關乎政教文化,是周代詩教的基礎。
(二) 周代詩教主要由禮官負責,其授受途徑有二──樂官詩教與國子詩教。
(三) 周代樂官詩教以服務典禮儀式的奏樂歌詩為主,樂「德」乃其核心精神。
(四) 周代國子詩教以「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志」為綱領,意在培養貴族君子。
(五) 春秋時代「賦詩」、「引詩」的活動體現了周代詩教的功能與內涵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