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430)
图书
(122)
学位论文
(84)
报纸
(64)
会议论文
(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27)
地方文献
(10)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
(81)
2011
(101)
2010
(84)
2008
(101)
2007
(92)
2001
(36)
1985
(35)
1980
(9)
1960
(11)
1936
(11)
按来源分组
湖南政报
(4)
知识窗
(2)
当代职校生
(2)
作文升级
(1)
乡镇论坛
(1)
青少年日记
(1)
公民与法治
(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
(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1)
青春期健康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大跃进
哲学家
译文
研究
周礼全
威仪
预设
大逻辑观
哲学
适宜性
饮食
文化
睡虎地秦简
图学
周礼文化
商周青铜器
国风
孔子
地图
金文
考证
注疏
西周
自由词
城市规划制度
大城市
诸子
武汉大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周礼全】搜索到相关结果
84
条
论《道德经》“德经”篇中“礼”的批判指向
作者:
许彦龙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描述:
提出的。老子和孔子对“礼”范畴的界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
周礼
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不学礼,无以立--谈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作者:
徐苑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己复礼”
孔子
“礼”
典章制度
春秋时代
周礼
描述:
孔子曾经以“不学礼,无以立”教导他的儿子。“礼”是什么?“礼”不是简单的礼节礼貌之事,孔子认为“礼”是“周公之典”,是具体的典章制度。面对春秋时代
周礼
的全线崩溃、社会的动荡不安,孔子关于“克己复礼
从出土文献看上古医事制度与正负数概念
作者:
邹大海
来源:
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算数书
医事制度
正负数
秦汉法律
出土文献
描述:
出现先进的正负数概念,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与依法治国的需要相结合的结果。
阮刻本《
周礼
注疏》校读札记
作者:
常相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
周礼
注疏》
阮刻本
文渊阁四库本
描述:
阮刻本《
周礼
注疏》校读札记
《
周礼
·考工记》度量衡比例关系考
作者:
李亚明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度量衡
比例
考工记
描述:
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按类聚合《考工记》度量衡单位,梳理先秦手工业度量衡单位系统,从度量衡单位的比例关系和成品的度量衡比例关系两个方面考察《考工记》的比例关系即比值关系。
《尚书》、《
周礼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风水理论的坟典
作者:
王其亨
张慧
来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风水
选址
负阴抱阳
环境容量
描述:
估的方法、从环境容量出发的城市生态结构模式及选址中的择中观等,说明《尚书》和《
周礼
》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风水理论的坟典。
从
周礼
看早期城市规划思想的礼制特征
作者:
赵四化
来源:
山西建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土地规划
城邑建设
宗法礼制
描述:
在深入分析中国早期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古代礼制制度在城市规划上的应用特征,详细论证了<
周礼
>在中国早期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礼制文化内涵,期望有助于对早期城市规划思想的礼制特征
《
周礼
》财计体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发
作者:
朱嘉宁
来源:
南腔北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
财计体制
内部控制
审计制度
描述:
西周时期,中国已经开始使用资金、预算、会计年度、财务报告等概念,这些被记录在《
周礼
》一书中,至今仍在中国沿用。现在学术界基本认同中国的会计起源于西周时期,至今发展已经三千余年。本文将对《
周礼
》财计
汉赋源于《
周礼
》“六诗”之赋考
作者:
鲁洪生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汉赋源于《
周礼
》“六诗”之赋考
西
周礼
射的“侯”与“侯道”
作者:
刘延苗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射
西周
体育活动
文化制度
射箭
政治
描述:
射箭源于狩猎,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活动。在古代,射箭不仅是武力的象征,还与政治、礼仪和道德有诸多联系,形成了所谓的“礼射”。礼射盛行于西周,是当时的一种政治文化制度,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制度”,即先民寓德于射、寓礼于射、寓教于射的人文实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