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秋官》与周代法制研究
-
作者:苏哲 来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制研究 《周礼》 周代 法律文化 司法制度 法律制度 先秦时期 史料价值
-
描述:温慧辉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版著者在该书《结语》中写道:《周礼》所表述的司法制度及其反映的法律文化与特点,体现出
-
《周礼正义》中的“散文”、“对文”研究
-
作者:钱慧真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散文” “对文”
-
描述:并启示我们,汉语词汇研究必须结合词语运用的具体语言环境,必须考虑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
从逨鼎铭文谈起
-
作者:屠凯 来源:清华法治论衡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土文献 铭文 章学诚 传世文献 周礼 二重证据法 孔子 鉴定结论 科学方法 中国文明
-
描述:中国文明之历史绵长、载籍丰富为举世所公认,但一般而言,世人重视传世文献较出土文献为多。近世所谓"科学方法"传入东土后,海宁王静安先生遂提出"二重证据法",主张以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勘方能得到比较确实的结论,此说已为学界广泛接受。譬如法庭取证,如能以书证附以物证或鉴定结论,自
-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
喜欢、敬佩与爱戴——日记中的师德观察三部曲
-
作者:薛雨梅 来源: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高为师 亲其师 学生 陶行知 老师 日记 观察 误人子弟 俗语 周礼
-
描述:亲其师,信其道。——俗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周礼》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这样的称谓常令我惴惴不安,唯恐行为不端、误人子弟、愧对苍生
-
把手放在你胸前
-
作者:黎明辉 来源:啄木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子 周礼 狂风 护士 眼睛 裙子 急诊室 交警 警察 驾驶员
-
描述:五月的天气怎一个怪字了得,说变就变,天上的狂风说来就来了。这风如一头发怒的野狮怒吼着,把梅子的碎花裙子扯成三角形的旗帜,在屁股后边哗啦啦地飘扬,像故意要扯走裙子让她走光似的。狂风吹到耳窝上的声音是啪啪
-
说“关”
-
作者:唐雪元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争史 军事家 攻关 人生 注释 周礼 辞海 要塞 异议 守住
-
描述:"关"者,《辞海》说是"要塞也"。《周礼》注释是"界上之门"。但无论怎么说,"关"的位置很险峻,也很重要,大约是没有异议的。因此,古代的军事家特别强调:"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并警告说:"所守或匪亲
-
郑玄与校讎学
-
作者:王霞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古文经学 周礼 今文经学 礼记 校勘 古书 郑注 整理古籍 异文
-
描述: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为汉代
-
中秋与月饼
-
作者:李坚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月饼 中秋节 团聚度 赏月 记载 春秋时代 周礼 朝日 南宋 嫦娥奔月
-
描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光万里。人们赏明月,吃月饼,家家团聚度佳节。中秋一词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其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
-
明代玉器专题连载之五——明代的玉礼器
-
作者:张广文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玉礼器 玉器 故宫博物院 考古发现 玉圭 新石器时代 清宫 朝日 周礼
-
描述:,圭璧五寸。明代的祭祀有大、中、小之分,大祀中又设有天地、宗庙、社稷、日、